近年來手機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市面上的手機都是互相模仿,很難給予用戶其他手機廠商提供不了的體驗。
為了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手機廠商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根據外媒的消息,谷歌公司官宣,將棄用以往一直使用的高通芯片,自主研發芯片,并將其用于即將發布的Pixel 6系列手機產品上。
谷歌將自研名為“Google Tensor”的芯片
據了解,谷歌公司這款自研芯片名為“Google Tensor”,是為了致敬谷歌為云計算打造的處理器“TPU”,歷時四年時間打造而成。
Google Tensor是一款完整的系統級SoC,能夠顯著地改進手機上的照片和視頻處理、翻譯等功能。
除了CPU、GPU以及圖像信號處理器外,它還包括一顆運行人工智能應用的專用處理器。
此外,Google Tensor允許手機在設備上處理更多信息,不必將數據發布到云端。
通過以上的相關數據來看,這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款完整的自研芯片,但其具體的技術規格參數尚還不清楚,暫時無法評判其性能的強大與否。
雖然谷歌官方宣稱將在之后發布的Pixel 6系列手機產品中使用該芯片,但是否能與蘋果、三星等這些成熟的產品相抗衡,也是有待考量的。
自研的目的:擺脫依賴,重塑核心競爭力
談及谷歌公司,很多人都會認為它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其實這并沒有錯,但是谷歌作為一家跨國科技企業,自然是緊跟時代的需求,手機自然就成為了谷歌的選擇。
而Pixel系列產品正是谷歌自己的手機產品,但此前運用的一直是高通研發的芯片。
如今將推出自主研發的芯片,其目的顯而易見,自然是為了擺脫第三方供應商的依賴,重塑自己的競爭力。
近年來,很多科技公司紛紛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特別是在蘋果公司棄用英特爾芯片之后,運用自研的M1芯片在最新的Mac電腦上,其超強的續航能力獲得了用戶的一致贊賞,讓很多科技公司看到了新的突圍之路。
谷歌也不例外,一方面,Pixel一直不溫不火,存在感很低,導致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強,急需顛覆式的突破來打破困境。
另一方面,自然是想擺脫長久以來對于芯片制造商的依賴,節省成本,提高自身的安全性,避免芯片受制于人而使產品供應出現問題。
自研之路很難,但自研才是出路
時代的發展總是瞬息萬變的,科技也是每天都在進步,稍微一點動態,就足以引起一股颶風,席卷全世界。
隨著蘋果、三星、華為等科技公司加入了自研芯片的隊伍,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之后,讓其他廠商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紛紛下海造芯。
例如此前曾爆料的vivo將發布代號為“悅影”的首款自研芯片,以及OPPO“馬里亞納”自研芯片項目等,無一不在說明,造芯已成當下眾多科技公司尋求創新與突破的最佳選擇。
谷歌自研芯片之路長達四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四年或許微不足道。
但對于谷歌來說,四年的時間,在這方面耗費的人力物力可能數不勝數,這也是阻礙眾多手機廠商走上自研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投入的多少并不意味著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自研之路顯得尤為艱難。
谷歌在關于棄用高通芯片方面,也并不是全面與高通終止合作。而是會繼續在現有和未來基于驍龍平臺的產品上與高通密切合作,會繼續使用高通高性能、低功耗的ARM芯片架構。
這無可厚非,術業有專攻,高通作為全球知名的芯片研發公司,具備的研發技術以及經驗自然是有獨到之處的,很難在其擅長的領域全面媲美。
但自研芯片本身是為了節約成本,避免過多地依賴甚至受制于人,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這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不斷地突破與創新,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