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經濟參考報》發文,將游戲稱之為精神鴉片、電子海洛因,言辭激烈,導致騰訊、網易等游戲公司股價暴跌,市值損失4500多億。
隨后該報紙刪除了這篇報道,修改之后重新上線,已經沒了精神鴉片、電子海洛因等用詞,騰訊等公司股價回升。
這件事意味著對游戲行業的監管會有變化,官方媒體《證券時報》也談了這個問題,指出游戲作為文化娛樂的一種休閑方式,能在中國發展成數千億元的大產業,是我國長期鼓勵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碩果。
當然也有美中不足之處,要在行業發展中保護好青少年,在游戲設置上防止過度花錢,過度沉迷。
另外,游戲行業作為軟件服務業享受稅收優惠,也受到詬病,在稅收上游戲行業也應該向傳統行業適度看齊。
《證券時報》表示,游戲產業現在已發展壯大,當初政府為了鼓勵信息產業發展,有軟件產業稅收優惠政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給予補貼,這也是軟件企業凈利潤率高的重要原因,遠非硬件企業所能比。
當這些軟件產業已發展起來,具有相對優勢時,政府就沒有必要再繼續給予產業扶持,將資金用在民生急需方面,稅收方面應該和其他產業持平。
對此,游戲產業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