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下周就要發布了,然而蘋果公司這幾天又被國內公司起訴,小i機器人向法院提出行為保全申請(禁令),要求禁售蘋果iPhone手機等。
這已經不是小i機器人方面第一次對蘋果發起訴訟了。
去年8月,小i機器人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正式要求蘋果公司停止專利侵權,并賠償人民幣100億元人民幣。
小i機器人起訴蘋果跟iPhone手機的Siri語音有關,小i機器人背后的公司是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表示他們是中國發明專利ZL200410053749.9(一種聊天機器人系統)的權利人,該專利于2004年申請,2009年獲得授權。
蘋果公司則在2010年以2億美元收購了Siri.Inc。,并于2011年在其發布的iPhone 4S手機上首次推出Siri,其后又在全線產品中陸續搭載,Siri成為蘋果產品人工智能交互的主要入口。
小i機器人方面表示,經過對比分析,認為Siri技術方案落入小i機器人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ZL200410053749.9號專利(2004年申請、2009年授權)范圍。
從2012年開始小i機器人就不斷起訴蘋果,期間經過多次反復,將近10年來一直沒有結果。
這一次在iPhone 13即將發布的情況下,小i機器人再次提起訴訟,贏面有多少?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國際總部高級合伙人李萍律師對媒體表示,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知識產權糾紛的當事人在判決、裁定或者仲裁裁決生效前,可以提供財產擔保的前提下依法申請行為保全,法院應當受理,但法院是否做出行為保全裁定會考慮多方面因素。
因此,李萍律師認為,因小i機器人的專利權獲得確權不久,而蘋果手機早就在國內銷售,且銷售體量太大,法院可能因小i機器人權利尚不穩定;蘋果的銷售行為早已有之,不屬于情況緊急狀態;該保全措施造成的損害價值及可能的社會影響過大,而駁回該申請。
對于案件未來的發展走向,李萍律師認為,蘋果公司可能與小i公司的就專利權的確權進一步進行拉鋸戰。
不過,她表示,如果如小i公司的專利權得到穩定,考慮到蘋果公司在國際國內的影響,雙方在法院斡旋下達成調解的概率較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