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回應讀取用戶相冊 央媒發聲: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

科技評論153閱讀模式

日前騰訊微信被曝出在后臺反復讀取用戶相冊的行為,事后微信方面解釋了這一操作的原因,否認竊取用戶隱私,并承諾未來不再使用該功能。

對于這些APP隨意使用用戶隱私的問題,《工人日報》今天發表了評論文章《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指出今年51日起施行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有明確界定。

比如,即時通信類的APP,可以收集的必要個人信息只包括注冊用戶移動電話號碼以及賬號、即時通信聯系人賬號列表,而用戶相冊并不在其中。

然而,在嚴規和重拳之下,仍有鋌而走險和打擦邊球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在數字經濟時代,用戶的數據越來越有價值,利益使然。

用戶在明處,“偷窺”者在暗處。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不得而知。技術更新太快,不能等發現了新問題,才去叫停。僅靠完善法律法規和加強監管,很難及時、有效制止APP違法違規行為。

《工人日報》表示,要防止新一輪的“偷窺”行為,監管和技術要結合起來。

一方面,要推動APP服務商和手機系統開發者加強自律,定期自查自糾。另一方面,構建政府管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媒體監督、科技支撐的全方位綜合監管體系。

當下,數據價值與數據安全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可以預見,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偷窺”者可鉆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

微信回應讀取用戶相冊 央媒發聲: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偷窺”?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0月11日14:54:3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08319.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