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的包裹,大家應該全部都收到了吧?
拆包裹的時候,有發現什么異常嘛?
昨天差評君拆快遞拆正爽時,發現好幾張快遞面單上都有額外“福利”,比如掃碼送100元現金紅包,掃碼抽取5.78元 ↓ ↓
還有免費抽一箱方便面↓ ↓
根據差評君多年的鑒坑經驗,只要沾上「免費」這兩個字,多少不太靠譜。
不過,看看又不會死,萬一有 100元現金紅包呢,你們說,對吧。。。
還沒等差評君反應,手指不由自主的就掃了方便面的二維碼。
然后我就送進了一個抽獎頁面,獎品除了方便面以外,還有洗手液、 5 塊出頭的紅包、福袋和驚喜大獎,看起來還挺不錯。
抱著這樣的念頭,差評君怒抽 5 次。
嗯,今天運氣好到差評君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沒有一次「謝謝參與」,每次都 100%命中福袋。
但這個福袋,好像跟我認知中的福袋不太一樣啊?
比如我在第一個福袋中,中了360G流量,但點進去發現,其實就是讓我花錢申領某王卡,享受內含 360G 專屬流量的卡內套餐。
是覺得我沒見過世面么,這不就是變相廣告嗎?
不信邪的差評君又換了一個手機,重新抽了 5 次,結果把我都給氣笑了。
你看,每次獎品一模一樣,僅僅排序有細微不同↓ ↓
果然,跟差評君一開始想的一樣,免費方便面什么的,就是勾你進來的噱頭。等你進來以后,就會用“轉盤抽獎”之類的皮,反手給你塞一個小廣告。
還是那句話,你以為你是來薅別人羊毛的,但大部分時候你才是那只羊。
仔細想想,這真是一個貪婪橫行的世界,從視頻會員到快遞服務,即便是你已經花錢購買了特定服務,但企業們永遠不會滿足,永遠會從你身上發掘出新的可盈利點。
就連快遞面單這巴掌大的地方,他們也不會放過。
有人可能會好奇,那這次選擇貪婪的企業到底是誰呢?
按理說,能往快遞面單上放廣告的,不是快遞公司就是商家,這個邏輯本質上真沒毛病,也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認可。
嚇得快遞公司趕緊回應,說這事跟他們沒關系。
根據報道的截圖,當時快遞公司的客服把矛頭指向了商家,說一般是商家廣告。
差評君感覺客服也不是在甩鍋,作為底層客服,這哥們大概率也不懂具體咋回事,只知道快遞公司干不了這活,所以基于前述邏輯認為是商家廣告。
但另一頭,商家在相關新聞下說,他們發貨時只能填寫收件人信息,沒辦法填廣告,廣告是打單機器自帶的。
何況商家真能夠設置廣告的話,這些商家拿來宣傳自己的產品難道不是更好么,而為什么要去給“ 360G 流量”們做嫁衣呢?
既然快遞公司跟商家都否認,那廣告是莫名其妙冒出來的么?事情似乎撲朔迷離起來。
這里差評君就教大家一個實用小技巧,順便揭開廣告來源的神秘面紗。
用 iPhone 的差友應該知道, iPhone 相機會自動檢測并且高亮顯示二維碼,以及二維碼來源,像下面這樣。
簡單提一嘴,原理是二維碼有特定規則,識別出來是字符串,而網址等也是字符串,這里相機進行了一個圖片識別。
所以,咱們其實只需要打開iPhone相機,答案就有了~
送方便面的掃出來 ad.cainiao.com ,也就是菜鳥。。。
但是嗷,需要注意的是,這事不止是菜鳥在干。
吶,掃碼領100元現金紅包的,來自pinduoduo.com,背后是誰應該不用我多說了吧~
然后還有一類是 kd1.cn ,背后是一家叫快寶的公司。
差評君找到的快遞面單廣告,識別結果如上,但在干這事的,肯定不止這三家。
因為電子面單廣告最早在 2019 年 8 月份就已經出現了,發展到現在已經比較成熟,做這塊的企業大概率都不會錯過這塊肉。
商家在打單的時候,只要使用該電子面單平臺的服務,那么打印的時候就可能被他們塞點啥,跟商家使用什么快遞無關。
等等,為什么商家和快遞之間會有另一方來插一腳,話語權還這么強呢?
以菜鳥為例,他們是提供“智慧服務”的,其實說白了就是把這些快遞公司的數據拿來,然后“優化分配”,提高物流效率。
舉一個不太嚴謹的例子,這些快遞公司就像是航空公司,菜鳥這樣的平臺像是航空調度系統。
這個調度系統話語權老大了,工作內容也很多,下發航班信息(分發面單)只是這個調度系統中很細微的一環。
點擊可看大圖▼
而對于這些整合性平臺來說,他的收益并不百分之百來自于服務客戶(快遞企業),還有一部分收益來自于很常見的流量生意:打廣告。
比如,在電子面單下方,給你整個“福利小貼士”。
很有趣的是,在某個企業的面單廣告宣傳頁里,他們還提到電子面單廣告會結合大數據精準定向能力,是一種新型廣告形態。
具體怎么一個新型法沒說,差評君推測這有點“千人千面”的意思。
比如你的用戶標簽是有車一族,那你收到的廣告就是“ 25 元加油券掃碼領”。如果你的用戶標簽是考研一族,那你可能收到的就是“ 0元體驗考研英語網課”。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廣告作為企業最常見的變現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無孔不入,這也可以理解,大家都要恰飯的嘛。
往面單下方插個廣告位這個行為本身無可厚非,而且它就像是你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路過的一個大廣告牌,很多人看過就過了,并不會真的記住,真的被這個廣告牌所困擾。
但廣告有很多種,打廣告的形式也有很多種,像這種以免費送為噱頭的 “ 轉盤福利 ” ,我上次看到還是在某些三無網站上,多少沾一點點虛假福利的成分了。
根據其他媒體報道,這里面還有一些是借貸、金融類的廣告。
那些收到快遞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說不好就信了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