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

科技評論177閱讀模式

它曾一度頭頂“民族驕傲”的光環,作為中國科技公司的代表問鼎全球市場。

如今雖依舊是全球500強排名159的營收“巨獸”,卻在時代變遷浪潮中常常處于漩渦。

聯想,似乎總是沒有讓很多人滿意。

這種“原罪”被很多人歸結為: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沒做什么?;祀s著歷史的選擇與現實的羈絆,往日榮光變成了壓在聯想心口的巨石。

但這家公司最近一個遮遮掩掩的動作,表明它可能發生了些什么實質性的變化。前不久,這家公司語焉不詳地宣布了一個新產品:

LA2智能嵌入式控制器。

講真,光看這個名字,還真的不知道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它的樣子長這樣: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1

這手勢,這形狀,不禁會讓人想起下面這些“名場面”: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2

這也太像了吧……

難道聯想也在自研芯片??

聯想自研的是芯片嗎?

聯想發布LA2的時候,對它的介紹也就是短短幾分鐘的時間。能夠提取的關鍵詞也僅為3個:

多核混合架構

支持傳感器融合

結合多層神經網絡算法

關于LA2所能達到的效果,官方公開信息也寥寥半句:“讓筆記本電腦能夠實時的性能優化以及智能輸入輸出控制”。

如此語焉不詳的介紹,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好奇: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3

對于上面這個問題,聯想沒有回答。

幾經周折,量子位獲得了關于這款神秘產品的更多信息。一位內部知情人士,向我們披露了關于LA2的更多詳細信息。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聯想發布的這款智能嵌入式控制器,確實是一個芯片。

更確切的來說,LA2所做的工作是將不同架構的核心做了一個集成。

再深挖其結構,主要包含了RISC-V架構的CPU、GPU、NN神經網絡核心、MCU、DSP等。

其中,NN神經網絡核心相當于一個NPU,是專注在處理語音和傳感器的神經網絡模型。

所以聯想這款芯片所屬的“流派”,可以認為是一款AI芯片了。

那么LA2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

在官方的描述中,還用到了這樣一個詞——智能控制。

說直接一點,它其實要解決的是一個性能浪費的問題。

也就是因為需求和性能釋放不匹配,會影響電腦的續航能力。

例如CPU就像是一個“大腦”,在你做出一個操作之后它就會進行“思考”,然后發出相應的指令并顯示在屏幕上;而GPU主要就是負責圖像處理運算這塊。

它倆之間的工作,在很多應用場合中可以說是密不可分了,但重點是,都會產生功耗!

說白了,電池容量上限就擺在那里,不需要GPU“發力”太猛的時候,要是還像平時那么耗電,電腦的續航能力可不就下降了嘛。

所以,聯想LA2要做的事兒,就是在功耗這塊做到智能控制。

例如在打游戲的時候,如果是在場景切換等情況下,畫面的幀數是不需要變化的。

這時候控制器就“觀察”到了這種現象,當機立斷,馬上通知GPU:

現在不需要你發力了,可以關掉一部分核心了!

然后在游戲畫面瘋狂變化的時候,控制器又會對GPU說:

性能全開!算力拉滿!

而這種性能的控制,就是通過NPU(也就是NN引擎)來完成。

通過在芯片上運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實現對場景的預測、自然語言處理等功能等功能。

至于具體的實際效果,據了解,在搭載LA2的筆記本上若是運行3A游戲,可以達到連續玩8小時也不出現卡頓、降頻的效果。

……

至于聯想為什么要打造這樣一款芯片,其實在此前發布的時候,便有所透露:

聯想提出的超智能電腦理念,就是要讓電腦更加智能。

能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自動優化系統、自動匹配功能,從而實現從人適應電腦到電腦適應人的躍變。

但了解芯片的朋友都知道,自研一款芯片并不是一件易事。

首先是自研芯技術的本身,難度可以說是堪比航天飛機,畢竟要在指甲蓋大小的地方要“塞進”上億個半導體元件,每個還都納米級的,這種密集度的研發難度可見一斑。

而在此過程中必然用到的光刻機,全球范圍內能夠做它的廠商也是屈指可數。

其次是大量的資金投入,芯片從研發到標準化生產,花上個三五年時間都是正常的事情。

而在這漫長的時間里,資金的投入是持續不斷的,即便是國外高端芯片玩家,動輒都要砸進數百億美元。

最后,即便是技術和資金問題都解決了,但面對市場的競爭,是否能夠存活又成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那么聯想的LA2會是個PPT嗎?

可能還真不是。

因為在官方網站中便可以查到,剛剛上市的Yoga Pro 14s Carbon,已經就開始采用了這款芯片。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4

那么接下來的一個問題便是:

聯想為什么要自研芯?

其實在LA2發布芯片之前的一段時間,聯想CEO楊元慶就曾發出過暗示的信號:

不排除自研芯片的可能,也不排除合作的可能。

聯想這是要炒“概念股”嗎?

但其實,若是細細梳理這家公司近幾年來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聯想似乎在一段時間內確實在這方面做著儲備工作。

首先,聯想在近幾年內,旗下的三大投資公司(聯想創投、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已經投資了國內20多家芯片公司。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5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聯想所投資公司,芯片種類范圍頗廣,包括AI、手機、自動駕駛、IoT、5G等等。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6

其次,研發芯片需要大量的人才成本。

而根據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聯想的研發團隊達到了13900人,相比去年增長了51%。

就在前不久,楊元慶還啟動了“全球大規模硬核科技人才招聘計劃”:

未來三年,聯想集團將在全球范圍內面向社會和高校大規模招聘科技人才12000人。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7

那么到了三年之約之際,聯想的科研團隊人數規模,按計劃會達到將近26000人。

最后,便是研發費用的問題了。

在前兩天聯想發布的21/22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中,就有所體現。

終于:聯想有了自研芯片-圖片8

例如在截至9月30日的六個月里,聯想在研發上累計投入了超6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50%。

細化到第一財季和第二財季,研發投入相比去年分別同比增長了40%和57%。

若是把時間線拉長到3年來看這一指標,聯想在研發投入上累計投入了337.58億人民幣,平均每年超過100億人民幣。

而且目前來看,聯想在研發費用的投入上,還將保持這種增長趨勢,畢竟楊元慶也放出了“狠話”:

這一勢頭將會持續,三年內力爭研發費用翻番的目標保持不變。

那么聯想為何又要開始加碼研發呢?

對此,楊元慶的解釋是:

未來,在投資翻倍、人才翻倍的基礎上,聯想集團將以新IT的突破創新,推動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聯想將堅持下注“端-邊-云-網-智”新 IT技術架構,深入推進服務導向的智能化轉型。

……

至于聯想最終結果如何,也只得交給時代的發展來評判。

但至少種種跡象表明,聯想加碼研發的態勢是已經定型了。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11月20日11:38:5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11531.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