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視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下降,這要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但是科學家發下,雖然該過程不可逆,但是卻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減緩視力下降。
據外媒報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發表在《科學報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周在早上讓眼睛暴露在深紅光下一次,可減緩自然下降的視力。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表示,此前他們研究發現,深紅光有助于提高眼睛細胞線粒體的能力,大幅度改善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的靈敏度。而新的研究就是基于此。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召集了20名年齡在34至70歲之間的受試者(13名女性和7名男性),他們沒有眼部疾病,在測試前完成了一份關于眼睛健康的問卷,并且色覺(錐體功能)正常。
隨后,研究人員利用LED設備,讓所有受試者在早上8點到9點之間暴露在670nm的深紅光下三分鐘。然后在暴露后三小時再次測試他們的色覺,并且在暴露后一周對10名參與者進行測試。
結果發現,與測試前相比,所有受試者的色覺能力平均提高了17%,持續了一周。甚至部分年長的受試者提高了20%,效果持續了一周。
在測試后的數月后,在確保深紅光帶來的積極影響已被“消除”。研究人員再度讓部分受試者在12點到下午1點暴露在同樣的深紅光下三分鐘,結果發現色覺幾乎沒有改變。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表明,每周早上暴露在670nm的深紅光下三分鐘,能夠顯著改善成年人的色覺能力,這將是一種廉價的改善人體視力的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