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手機使用的電池基本上都是鋰電池了,雖然相比早期使用的鎳氫電池容量大大提升,但安全性卻不比鎳氫電池。2016年的“三星電池門”事件,就一度導致三星手機口碑下滑。
據媒體報道,日前,來自四川德陽的一位大爺手機出現問題,在手機維修店修手機時,由于好奇徒手去掰拆下的鋰電池,結果被嚇了一跳。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大爺手中當時手中拿了一塊電池在研究,隨后用手開始掰扯,結果電池瞬間爆炸起火。而大爺顯然也被嚇了一跳,慌忙將電池丟到地上。
根據手機店維修人員的說法,大爺當時是來修手機的,打開手機之后發現鋰電池已經被充鼓包了。大爺似乎對鼓包的舊電池很好奇,要求看一下。
當時將電池交給大爺的時候已經明確給他說過,看看可以,但是千萬不要去掰。但大爺拿著電池后好奇的看了一下,就掰了一下,結果電池就爆炸起火了。
視頻
當然,隨著技術成熟,現如今鋰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等。不過,由于鋰電池本身構造的原因,仍然偶有爆炸起火事件發生。
目前,鋰電池起火自燃的直接誘因是電池的熱失控。簡單來說,就是電池受由于各種原因引發內部短路,導致電池內部溫度升高,易燃的電解液沸騰、噴出,接觸空氣后燃燒。
而電池內短路主要有三種誘因,機械失控、電化學失控以及溫度失控。在機械失控中,最常見的就是電池受擠壓或者針刺發生破損,這會導致電池隔膜被刺穿導致內部短路,。
電化學失控的原因有很多,電池質量不好就是一個重要誘因。而在電動車上,過度充電和大電流快充就是誘發電化學失控的重要原因。
溫度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鋰電池非常怕熱,如果高溫下充放電,電池本身還會釋放出放出氧氣和熱量。多重熱量的沖擊,很容易造成隔膜的熔解,進而出現大面積短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