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進行的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備受期待的中國選手谷愛凌在第一跳跳出93.75分,第二跳跳出88.50分。關鍵的第三跳,谷愛凌頂住壓力,跳出一個超高難度動作,她連自己都難以置信,激動的熱淚盈眶,最終獲得94.50分鎖定金牌。
這是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的第一枚金牌。年僅18歲的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上,還將出戰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兩個項目,而這兩個項目是她更拿手的項目。
雪場之外,谷愛凌還是學霸,2003年出生的谷愛凌之所以會愛上滑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媽媽熱愛滑雪,她的媽媽是北大學士加斯坦福碩士,同時還曾是北大短道速滑隊隊員兼滑雪教練。在媽媽的熏陶和培養下,3歲的谷愛凌就開始站在滑雪板上在小坡上練習基礎滑雪要領。
在谷愛凌8歲時,母親還曾將她送到離家數百公里外的專業滑雪俱樂部,開始系統學習自由滑,同年她就憑借著個人超強的滑雪天賦被專業滑雪隊看中并成為滑雪隊運動員。而她也不負眾望,15歲就在世界杯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意大利站比賽中,收獲第一個世界冠軍。
考進斯坦福和冬奧奪金,谷愛凌的兩個夢想都不簡單。而這兩個夢想的啟航和她媽媽的故鄉北京息息相關。因為母親是北京人,谷愛凌幾乎每個暑假都會回中國。“我的中文是跟從小到大玩在一起的朋友們學的,很小的時候就一起在院子里玩。”
等到小學五年級時,谷愛凌再回北京,發現小伙伴們都不出來玩了。“長大后發現他們不見了,原來都跑去海淀黃莊上奧數了。為了跟他們一起玩我也去上課。不過五年級奧數我聽不懂,就改聽四年級的。后來聽懂了覺得挺有意思。”在海淀的奧數班刷完題,谷愛凌回美國就成了學霸。“我媽跟我說,到中國上十天課,能頂在美國一年。”
回到北京時,谷愛凌并不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小時候,面對別人“看,這個‘洋娃娃’真漂亮”的褒獎,她會主動用中文糾正,“我不是‘洋娃娃’,我也是中國人”。
受母親影響,谷愛凌說得一口流利的“京腔兒”。在2019年年底的一次商業活動上,記者在現場聽到她表演了一段“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驢”的繞口令。
有專家認為,通過谷愛凌的成功也說明了,家庭在培養孩子方面一定要找對方法,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所擅長的一面,就看家長如何去發掘、去培養。
不過,谷愛凌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也不僅僅是家庭教育的功勞,她自己夜以繼日的努力也很關鍵。運動員本身就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她能夠堅持到如今并且奪冠,足以說明優秀。
谷愛凌自己也說,自己現在取得的成績并不是為了完成某個目標,而是自己真正的喜歡,想要去做。在專家看來,家長正確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始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也能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并且還能在父母的鼓勵與支持當中走得更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