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

科技評論182閱讀模式

2018年夏天,小米通過上市聆訊兩周后,在北京回龍觀一家粥店包廂內,小米的第6至15號員工實現了一次久違的重聚,他們端起一碗小米粥,面帶笑容,在斑駁的燈火中合影留念。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轉眼之間,那場對他們來說意味著財務自由的小米上市,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年,這十名喝過“小米粥”的早期員工,也各有去路——有的已經離開小米。

事實上,除了被廣泛報道的李偉星離職之外,13號員工孫鵬在2022年也已經離開,擔任某生態鏈企業的顧問。不僅如此,據知情人士透露,6號員工范典的離開,也基本上塵埃落定。

當然,即將12歲的小米已經是一個大平臺,承載力夠強;這些創始員工中,還有不少繼續留在小米,扮演者各自不同的角色。

但再讓他們聚在一起“喝粥”,就難得多了。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1

打破“上市三年不干活”魔咒

“只要上市了,就有一批人三年不干活。”

這是舊金山系的一句名言。畢竟,雷老板數次親身經歷企業上市,包括他操盤的金山辦公、獵豹和投資的YY、迅雷等,皆有類似情況,由此對此深有體會;他也曾多次在小范圍內公開提過。

后來,“上市之后三年不干活”甚至成為一個段子在圈內里傳播。

因此,當2018年小米已經確定赴港IPO的關口,為了避免出現“三年不干活”的情況,雷軍特意做了準備。

知情人士透露,就在小米上市的前一個月(2018年7月),小米內部出臺了一個獎勵計劃——即早期股東再留三年,會有一定比例的獎勵。

雖然當時小米員工已有近兩萬人,但擁有期權獎勵的僅有七千余人,其中,在創業初期就曾認購小米股票的早期員工更是占了大頭。

顯然,雷軍深知上市之后部分老員工可能會無心工作,開始懈怠,甚至有可能考慮離職,因此他采取這樣的獎勵機制進行挽留。

某種程度上看,這其實是雷軍極為高明的一個緩兵之策——其中一方面,是通過獎勵機制留住創始成員,穩定軍心;另一方面,延緩早期員工套現退休,為新兵上陣留出窗口期,同時避免在上市初期大量股票被套現。

不僅如此,小米上市前后,就開始進入了密集的組織調整。

除了開啟新征程意外,也有這樣一個目的:讓創始員工換發第二春,也讓新生力量能夠有序接棒。

畢竟,從公司層面看,業務壯大需要新血液融入管理層;從隱形層面來看,雷軍亟需破除“上市三年不干活”魔咒,通過不斷的調整和修正再次篩選出能夠在新業務更上一層的管理者。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2

于是,2018年7月底,雷軍先是對生態鏈業務“小試牛刀”,成立了貴金屬業務部、探索產品部和投資部。其中,劉新宇擔任新成立的貴金屬業務部負責人,孫鵬轉入公司平臺戰略投資部,屈恒全面負責生態鏈平臺部。

僅過了兩個月,小米再迎調整,由上至下進行系統性變革。

這次變革,既涉及到王川、劉德、洪峰等小米聯合創始人級別的高管,也涵蓋了屈恒、范典、李偉星等創業早期就加入的成員。

具體來看,小米成立了十個新的業務部。這十個新的業務部門是由小米生態鏈和MIUI拆分而出,每個新業務部門都配備了一位“新人管理干部”,各個業務部的總經理直接向雷軍匯報。

其中,作為最早期的幾名成員,屈恒擔任生態鏈部總經理,范典被任命為IoT平臺部總經理,李偉星則依舊和MIUI業務相關,擔任互聯網一部總經理。

除了他們之外,其他幾位“喝粥”員工也在接下來的幾年多有角色調整——整體來看,一部分創始員工走上小米集團平臺支撐的角色;另一部分則是與生態鏈密切相關。

當然,到了2021年下半年,由于2018年提出的三年獎勵機制在2021年年中已經可以到期兌現,早期持股的員工們也迎來了一定的自由。

這種情況下,孫鵬、李偉星等人的離開,也就顯得不足為奇。

金山系:支撐小米平臺繼續發展

小米早期創始團隊中,有很多來自金山系和微軟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入小米之前,他們的出身基本上都是軟件和互聯網相關,這也符合小米最開始作為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定位。

實際上,從后來的情況來看,這些出身于金山和微軟的小米創始團隊員工,基本上都沒有參與手機部和中國區等手機相關部門的業務。

有趣的是,就目前的最新情況來看,金山系的幾位早期員工都還沒有離職,在不斷的角色轉換之后,他們基本上脫離業務一線,在小米集團的大框架下開始扮演平臺支撐角色。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15號員工刁美玲。

在加入小米之前,刁美玲是在金山軟件做產品經理,在一次受黎萬強之邀參觀小米時被留了下來,成為第15號員工。

一開始,刁美玲是和“MIUI三劍客”對接,直到小米手機1代發布前,刁美玲才和秦智帆轉入小米網,在黎萬強的帶領下主攻電商業務——這一待,就是三年。后來,在小米開始投資孵化生態鏈時,刁美玲又轉而擔任小米生態鏈產品運營總監。在2018年7月的調整后,刁美玲開始負責大客戶部,向屈恒匯報。

再往后,關于刁美玲的動態就鮮有公開,最新動態顯示,目前刁美玲在小米的職位是小米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

和刁美玲一樣,王海洲在加入小米之前也曾在金山任職,從事技術工作,是黎萬強的下屬。在小米的12年里,王海洲也一直發揮其技術之長。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3

2011年,在雷軍決定搭建自由電子商務平臺“小米網”的時候,一直負責技術的王海洲被黎萬強一起拉去,學習從0到1搭建一個電商平臺。

當時,小米自建電商的邏輯,是想削減線下層層轉銷的渠道費用,盡管小米網最初搭建出來的頁面十分簡單,但也算完成了最初的商業閉環——硬件+軟件+互聯網平臺。

再往后,在小米開始布局線下時,王海洲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系統,開發出信息管理工具,目前擔任小米集團信息技術部副總裁。

不同于王海洲一直深耕技術,李明在小米的工作履歷遍布多個業務板塊,堪稱“多面手”。

在小米的前5年時間里,李明先做小米早期的產品經理、媒體傳播,后做米聊商務推廣。2010年開創小米社區時,最初的100個用戶,是李明從第三方論壇一個個“人肉”拉來的。“小米社區”這一仗,一大就是四年。

到了2014年,小米成立小米電視運營團隊,李明也在此時被調往擔任運營總監。當時,雷軍還專門發微博官宣了這件事情。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4

之后李明也不失所望,交出了可喜的成績——在當年的天貓雙十一期間,助攻小米電視奪大家電類平板電視單品銷量第一。

此后,李明還被調任為大家電部副總經理,分管冰洗業務,也曾擔任小米CFO辦公室運營總監及投資部投資經理。

關于李明,最新信息顯示,李明在2021年5月的調整中被任命為用戶平臺部總經理,向軟件與體驗部總經理金凡匯報。

和前三者一致,秦智帆也屬于金山系員工,曾擔任金山的用戶界面設計師,后來被黎萬強拉進小米,成為小米第11號員工。不過,一開始,不同于其他大牛級人物快速上手進行開發,秦智帆在小米的感覺是壓力倍增。他曾表示:

創業就這么幾個人,其他人都是很牛逼的程序員、策劃,而我不是。我想盡快提高自己,但我的能力(增長)又需要時間。

但隨后,在小米的12年里,秦智帆的能力也大有提升,先后在小米網、小米市場部任職,不僅如此,在雷軍宣布造車時,秦智帆是早期創始員工中唯一入局者——2021年9月,在小米汽車正式成立當天,小米汽車也公布了17位造車團隊的骨干成員,秦智帆位列其中。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5
雷峰網注:后排右一為秦智帆

另外,金山系的一位早期員工管穎智,她加入小米之時就負責行政相關工作,后來也一直沒有切入到具體業務中去。但是由于她在最早期用了自己的錢去購買小米股份,在小米上市之后也賺了不少錢。對此,晨興資本劉芹評價稱:

我真心崇拜管穎智,她是真正有信仰的投資人,她是我的偶像!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6

值得一提的是,屈恒也屬于金山系,他在后續發展中與微軟系的幾位創始員工也深入參與到小米生態鏈中去,至今擔任小米集團公司生態鏈部總經理。

微軟系:深入生態鏈,有去有留

生態鏈是小米在手機業務之外的另一核心業務板塊,從上市后的多次調整也不難看出,生態鏈是小米必須守下的城池;而守城之人,其實也是昔日開疆拓土的功臣。

不過這里要首先提到“MIUI三劍客”,分別是孫鵬、李偉星和劉新宇。

三個人都曾在微軟工作,加入小米之后,他們成為最早開發MIUI的三個人——其中孫鵬負責AOSP和系統上層對接,李偉星負責桌面,劉新宇負責聯系人等應用。

不過,到了2013年,小米在蓬勃發展之后,就從最初的十幾個人迅速擴張至4000名員工的規模。也正是在這一年,物聯網風口正在崛起,當時雷軍做了一個影響小米未來的重要決斷——即用投資的方式孵化智能硬件公司。

這個任務的主要負責人是劉德(原本在設計部門),這時候,MIUI系統技術負責人孫鵬也被雷軍調任去做這件事。2014年4月1日,雷軍在微博平臺表示,“小米第一批創業成員,MIUI技術老大”孫鵬加入小米科技創業生態鏈投資團隊。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7

當時,小米生態鏈的聲量還不是很大,生態鏈早期公司的創始人多數來自雷軍、劉德、孫鵬等人的“朋友圈”;其中,華米創始人黃汪就是孫鵬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校友資源中挖到的。

孫鵬在小米生態鏈建設初期主要負責“探路”,拜訪生態鏈企業;劉德主要負責篩選以及合作洽談,基本是由下往上的執行過程。

后來,另一位MIUI團隊成員劉新宇也加入了生態鏈部門,他們一邊做投資人,一邊做產品經理,集雙重身份于一身。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8

至此,“MIUI三劍客”已有兩人被調任發展生態鏈,另一名核心成員李偉星則始終負責MIUI系統,先是在“9.13大調整”中被任命為MIUI核心體驗的部門總經理,而后過了半年,被調任互聯網四部總經理,負責電視版MIUI。

可以說,李偉星在小米期間一直負責MIUI業務,直到2020年對MIUI互聯網業務部門大整合之后,李偉星才調任至技術委員會,擔任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知情人士透露,李偉星在技術委員會的任命更像是一個虛職。

值得一提的是,孫鵬在轉入生態鏈之后,輾轉于多個職位,但都在生態鏈的范疇,他也擔任綠米等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董事,后來他選擇在2022年離開了小米——目前孫鵬的最新動態是,加入到了黃汪旗下的億通科技,擔任總經理。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9

除了“MIUI三劍客”之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早期微軟系另一成員的范典目前處于停薪留職的狀態。

此前,范典多是在IoT業務上任職,在2017年12月的調整上,范典接替高自光擔任IoT部總經理,負責小米IoT業務發展和團隊管理工作。

而后,在2019年3月的調整中,范典擔任了全新設立的AIoT戰略委員會主席,包括屈恒、李偉星、劉新宇等15人為AIoT戰略委員會委員。

一個重要的背景信息是,雷軍在2019年年初宣布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計劃投入100億元ALLinAIoT。不難看出,AIoT在小米業務上的戰略性意義。

有知情人士向雷峰網透露,目前小米AIoT團隊被一分為二——一部分為屈恒領導的生態鏈部分,重點發展照明、窗簾和門鎖;另一部分則是由張雷領導的可穿戴部門,業務重點為耳機、手表等。

老兵漸退,小米注入新血液

從密集的組織調整和認識變動來看,小米成立12年以來,那批一起喝過小米粥的創始員工也在隨著公司的發展和業務的變化而進行改變。

12年前,一群人在因為一個相同的決定走上創業之路,從軟件,到手機,再到平臺管理、生態鏈,當手機、AIoT成為小米主營業務,無形中也對最早期加入小米的初創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在某個時間周期里,他們成就了小米,小米也塑造了他們。

而當時間來到上市之后,對于實現財富自由的早期成員來說,去與留成為擺在面前的選擇題。但無論選擇如何,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人員流動不過是公司業務發展的常態。

不過,從最初的十幾個人到如今的四萬多人,小米的人事規模和組織結構已然發生巨變;這時候,如何通過有效的干部更新來避免容易出現的管理斷層,是小米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面對“老兵將退,新軍未起”難關,小米內部也開始順勢而變。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了解到,小米正在實行新晉干部計劃,并且今年年前又給一批人發了股票獎勵——可見,面向下一個十二年,小米正在努力打造一個有活力和可持續性的人才和組織體系。

畢竟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但無論如何,那批曾經一同喝小米粥的人,恐怕也再難重聚一起“喝粥”了。

當年一起喝粥的小米創始員工:今何在?-圖片10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2年3月5日17:54: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19866.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