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剛剛經歷了出貨量最嚴峻的一個季度,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顯示:
2013年,Gartner的報告稱,全世界PC的出貨量下降了10%。市場分析機構IDC也證實了這一點,2013年是PC銷量下滑最嚴重的一年。這兩家機構從1980起,就開始跟蹤PC的銷量,兩者并行不悖的數據有力證明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正在取代PC的地位。
華爾街日報曾經把個人電腦的衰弱,歸結為兩個原因,一個是PC電腦性能足夠好,延長了人們更換PC的周期。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人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平板和其他電子設備上。
但是,這兩個因素并不是相互獨立的。不只是因為平板越來越占據用戶的時間,同時,越來越少的使用PC,也讓PC的性能,不再變得和以前一樣重要。用戶對于其首要的計算設備的要求,相比次要的設備重視許多。對于正慢慢退居次席的PC,人們希望其性能足夠好的愿望也沒有過去那么強烈了。
以下是PC電腦銷售量年同比變化的數據,特別是在2010年iPad正式發布之后,PC銷量的同比增長迅速下滑,并在2012年出現了負增長。
面對這樣的慘烈的數據,微軟真是有苦難言。在消費市場上,微軟主要通過授權新電腦Windows系統和Office軟件的許可證,獲得營收。
而正在使用Windows系統的電腦,對于微軟來說沒有太多價值。這也是為什么微軟一直把重金投入到Bing上,試圖以此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的原因。
這樣的背景下,Windows 8的誕生,對于微軟而言有這么兩個意義:
1.通過觸摸屏的設計,讓已有非觸摸屏PC的消費者,認為自己的電腦還不夠好,受此刺激去購買新款的電腦和Window 8的授權。
2.通過觸屏和應用商店的設置,讓更多的消費者把時間花在自己的PC上,使得PC再次成為主流設備。由此,用戶對于PC性能的要求開始提升,系統升級的周期也就縮短了。
然而,前面的數據已經證明。消費者選擇并沒有按照微軟設想的改變走,甚至,相比原先,這個境況更加糟糕。是什么讓微軟事與愿違呢?
首先,額外的性能,對于用戶來說很重要。但更大的問題是,額外增加的用戶使用成本,正在侵蝕用戶原本的體驗。不僅,新品變得越來越貴,更重要的是,從消費者看來,它的體驗變得更加糟糕。
換句話說,對于“沒理由購買新電腦”用戶來說,Windows 8這個理由顯然不夠充分。Windows 8增加的操作復雜性,使得更多人覺得沒必要購買新電腦。
從開發者角度來說,Window8和Windows Phone之間微小的重合,讓應用開發在兼容其中一個的同時,不能同時滿足另一個的要求。對舊系統的放棄,也意味著許多軟件開發者需要從頭開始設計應用,這得罪了許多合作伙伴。另外,微軟自有的Surface電腦,也試圖將它的用戶,從PC端轉移到平板上來。
對于微軟來說,還有一張王牌就是Office,配套軟件在硅谷依舊很有人氣。然而,Windows目前面臨的困境,也拖慢Office的業務。擺在下一任微軟CEO面前的難題是,他能否解決“綁定Office軟件和Windows系統銷售來為Windows攫取利潤”的問題,而是讓Windows自己找到解決營收的辦法,讓Office去適應更多的平臺與系統。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