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量,自然不如免流量,如今運營商和網企都深諳這一點。1月16日、17日兩天,歐朋瀏覽器、優酷土豆(29.96, -1.59, -5.04%)以及360,前后腳宣布了免流量計劃,“免流”成了最近的熱詞。“2014年將是大戰流量的一年。”歐朋瀏覽器CEO宋麟說。同時,360高層也表示,幫助用戶省流量,甚至免流量,必然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大勢。
從“省流量”變成“免流量”
歐朋瀏覽器日前宣布,中國移動的北京用戶通過歐朋瀏覽器的免流量版上網,在開通免流量服務后,除了看視頻和下載軟件外都將免流量,歐朋預計免流方案將于春節后上線。
隨后,360宣布,360手機助手推出“免流量”專區,只需要在手機上打開360手機助手,點擊進入“免流量”欄目,即可免費下載里面的所有游戲和軟件。無論用戶的手機是2G、3G、還是4G網絡,所產生的下載流量都將免費。據悉,首批享受該項活動的是江蘇電信用戶,隨后將逐步擴大到全國,免流活動從1月24日起開始永久生效。
幾乎同時,讓人覺得最不可能的視頻網站優酷土豆也宣布了一個短暫的免流方案,北京移動和廣東移動4G用戶在1月31日至2月6日,通過優酷客戶端看視頻,本地流量將全部免費。似乎一時間,這些軟件從比拼“省流量”變成了“免流量”。宋麟向北京晨報記者透露,用戶所產生的上網流量費用,將由歐朋和中國移動共同承擔。360則表示,用戶下載所產生的費用將全部由360承擔。
互聯網企業通過免流搶用戶
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為何做起了賠本買賣?
首先,可以看到,在移動互聯網日益普及的情況下,省流量已成為用戶手機上網最關心的問題。在公共場所四處尋找免費WIFI已成為網民們的習慣。有數據顯示,83.75%的用戶使用手機上網套餐,37%的消費者會經常檢查流量使用情況,可見流量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最為關心的話題。因此,宋麟認為,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在當今環境下獲得一個新用戶的成本已經相當高,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免流量的方式獲得市場和用戶。
另一方面,宋麟認為,對于運營商而言,隨著語音業務的下降以及4G時代的到來,重新制定科學的流量策略、如何經營流量、培養用戶使用積極使用流量的習慣已成為市場轉型的關鍵。電信行業的價格戰將從話音向流量全面轉移。
■自述
“流量紅包只是看上去很美”
自述人:“手機控”張堅
馬上有流量!看到運營商大派流量紅包,我這個手機控大喜。不過,研究后才發現這些看上去很美的流量紅包,其實都是有條件的。首先說說聯通。聯通3G用戶及新入網用戶可以在1月20日到1月30日,通過多種途徑免費獲贈“500MB國內流量紅包”。很幸運,我是聯通3G用戶,很快領到紅包了,但僅限2月份用。
我是不折不扣的“雙槍族”,一個移動號碼主要用來接電話,還有一個聯通186號碼主要用來上網、發微信、刷微博。其中聯通是96元的套餐,內含80M流量,再疊加一個20元包300M的流量包,公司、家里都有WIFI,流量平常勉強夠用,但外地出差就捉襟見肘了。今年過年準備回湖北老家,微博、微信拜年少不了,對流量的需求水漲船高。但聯通這500M國內流量只能在下個月用,對我而言,流量使用高峰是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也就是在1月31日之前。這意味著,這500M流量節前用不到,節后用不完。
再說說移動。我是18元檔的動感上網套餐,不在優惠贈送之列。根據北京移動的說法,從大年初一到初七,凡北京地區滿足活動條件的用戶,均可免費獲贈1000M 2/3G北京本地流量。這些條件包括:用戶在2014年1月充值200元(可累計)及以上,而且1月23日24點時賬戶余額大于200元;用戶辦理了北京移動“全球通88上網套餐”,且套餐已生效;用戶辦理了北京移動“動感上網套餐”38元檔,且套餐已生效;用戶辦理了50元檔位以上流量月套餐,且套餐已生效。
不過,即便滿足上述四大條件之一,這1000M流量對我來說也是形同雞肋,因為贈送的是北京本地數據流量,而我春節長假主要在湖北活動,根本用不上。周邊很多朋友或者回老家,或者去外地度假,這份流量大餐對這部分人不實用,而在京的朋友們家里也大都有WIFI。
現在手機上網已經是家常便飯,電信運營商春節促銷開打流量牌折射了這種變化,對消費者是好事兒,但方式能否設計得更加合理化,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背景
流量取代話音
成運營商競爭前沿
春節向來是運營商促銷短兵相接的黃金時段,今年的火藥味有點不一樣,流量經營正取代傳統的話音業務,成為電信運營商比拼的前沿陣地。
這是一種必然的變化。一是因為消費流量越來越成為剛需,經過3G時代的熏陶,消費者用手機上網的習慣已經養成;同時4G開鑼,手機上網的速度越來越快,4G套餐也必將圍繞著大流量包展開,但眼下消費者抱怨流量費還是有點高,促銷流量自然成為競爭的新領域和新亮點。
于是我們看到,今年春節促銷,北京移動大派千兆流量,繼而中國聯通掀起聲勢浩大的贈流量活動,幾乎覆蓋了全部用戶。另外中國電信也把流量經營作為兩大主要策略之一。當然,這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誰能獲得更多的用戶青睞靠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不再大包小包拎回家
“年貨
從各地涌來”
對白領劉玉和她的小伙伴們來說,互聯網已經極大地改變了她們的生活方式。
離春節還有一周的時間,劉玉的年貨已經差不多置辦齊全,春節所需的堅果零食、酒水飲料茶葉、糧油干貨等已經送到家中,一家大小的新衣服也從全國各地涌來。
往年這個時候,劉玉和老公都得開車跑好幾個地方,才能置辦完過年所需要的年貨:得先去通州八里橋批發市場置辦入口的年貨,還得穿梭各大商場購買一家老小春節時穿的新衣服,然后去超市買各種酒水和禮物,收銀臺前的長龍成了她心中的夢魘。劉玉清晰地記得,前年在八里橋批發市場堵車的慘痛經歷,“整整堵了兩個多小時還沒開到市場門口”,最終劉玉和老公只能放棄購買海鮮的計劃,避開擁擠的車流繞道回家。
電商的快速崛起以及物流配套設置的成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買年貨。對劉玉而言,點擊鼠標購買年貨不僅節省時間,還有各種優惠、買贈活動。商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進口食品不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各大電商網站均推出平價進口食品搶占市場。
隨著消費觀念的變化,年貨的范圍變得寬泛,除了一些傳統禮品,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也加入到“年貨大軍”的隊伍中來。廣告公司職員蔣薇給爸媽網購了兩臺智能手機寄回家,而各種年貨早在半個月前就下單了,“年前各家快遞公司都很忙,送貨時間會往后延長,得提早購買。”網購經驗豐富的蔣小姐說。更讓她喜歡網購的是,今年春節她不用再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回家,因為網店早已按照送貨地址送到了家。
為了不錯過春節這一重要的商機,不少大電商均推出了過年不打烊,宣布春節期間照常營業。記者看到,包括京東商城、1號店等各大電商網站的顯眼位置均留給了年貨區,頁面也換成了紅彤彤的喜慶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