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不停止的,所以處理器需要越來越快、屏幕也需要越來越清晰。4K分辨率顯然是電視行業的大趨勢,同時又開始向電腦領域延伸。目前已經有華碩、戴爾、優派等廠商正在或是準備推出4K顯示器,比如戴爾P2815Q,售價為699美元(約合人民幣4300元),還是比較合理的。
很快,你就會發現自己要在1080P、2K甚至4K分辨率中做出選擇,那么是選擇觀望、還是馬上投入到4K顯示器的懷抱中?
4K筆記本電腦呼之欲出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么是4K。非常簡單,3840*2160或者4096*2160分辨率,超過829.44萬個像素,4倍于1920*1080,就是4K。將其具象化,一個168英寸的4K電視,像素密度與一個42英寸的1080P電視是一致的,所以,目前普遍55英寸的4K電視,顯示效果有多么細膩可想而知。
那么,如果把尺寸縮小到28英寸甚至更小呢?在CES 2014電子消費展上,東芝展示了兩款擁有15.6英寸的4K筆記本電腦,像素密度高達282ppi,讓電腦也可以像如今的高端智能手機那樣,看不到一個像素點,文字就像打印在紙張上般清晰銳利。
更多像素帶來更多問題
顯然,像素越多液晶屏幕越清晰,這對于提升電腦的觀賞體驗是很有幫助的。那么,4K電腦就全是好的嗎?不是。
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是,當電視的節目源低于它的物理分辨率,電視硬件會使用一種優化的補償算法來彌補畫質損失,目前主流的電視廠商都擁有類似的技術。另外較好的電視也都采用了高速處理器(通常基于ARM架構),單純應用視頻內容還是可以做到得心應手的。
那么顯示器和電腦硬件、系統軟件呢?先說顯示器,如果一個程序的圖標只有300*300像素,那么在顯示器上它就僅能以500*500像素顯示,沒有任何優化和補償效果,在4K顯示器上可能只有指甲大。
微軟針對這個問題已經做出了回應,包括內置的縮放和字體校準技術,但仍落后于顯示技術的進步。幾乎在CES 2014電子消費展上所有展出的4K筆記本都存在圖標細小的問題,即使將它們設置為系統允許的最大化。即使是Windows 8.1系統,也沒有針對舊款低分辨率軟件推出4K優化模式。
游戲玩家也會遇到問題。時下畫面最酷的游戲,在1080P分辨率下運行已經需要中高端雙顯卡的配置,何況是4K分辨率。如果想玩4K分辨率最高畫質的《地鐵2033》,至少需要四個Nvidia GTX Titan顯卡。另外,4K視頻也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足夠的4K電影和流媒體資源,還得等上幾年才能普及。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28日11:06: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80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