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節后,以余額寶、理財通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率步步走低,引發了用戶的極大關注和討論。未來這些產品的收益率走勢將會怎樣?新的一年,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爭奪戰還會繼續嗎?
為何都是貨幣基金
目前互聯網理財市場上,除了阿里巴巴的“余額寶”以外,還有微信理財通、百度百賺、蘇寧零錢寶、網易現金寶等多款產品先后推出。而這些產品在推出之初,都無一例外的打出了高收益率的“招牌”攬客,背后對接也紛紛選擇了貨幣基金。
如余額寶對接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騰訊理財通與百度白賺對接華夏基金旗下的財富寶和現金增利貨幣基金等。
為何互聯網理財產品如此青睞貨幣基金?
相比于其他基金,貨幣基金主要投向風險較小的貨幣市場工具,以銀行協議存款為主。相當于組織散戶團購參與普通個人無法參與的銀行業間市場,因此貨幣基金可以獲得高于普通個人存款更有優勢的利息。
此外貨幣基金還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高流動性,貨幣基金并不保障本金安全,但是在經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貨幣基金大多不會出現虧損。
而互聯網理財作為新興的理財方式,用戶對其投資本金安全性相當敏感,同時互聯網公司又需要高收益率來吸引用戶,因此貨幣基金便成為產品對接的不二選擇。
收益率將逐步趨同
既然對接的都是貨幣基金,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必然受到貨幣基金收益率的直接制約。有基金公司的分析師表示,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一般4%-5%是合理水平,但在特定的時間段,當市場的資金偏緊的時候,它這個收益率就會偏高。
而這個特定的時間段,在年末尤其明顯。年末市場旺盛的資金需求與銀行存款考核雙重壓力,資金面趨于緊張,市場利率也迎來年內高點,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因此在年末水漲船高。歷史數據顯示,春節前后3個月(上年12月15日至次年3月14日),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基本高于之前9個月。
余額寶和理財通收益率變化對比(1月22日前理財通為測試階段數值)
騰訊的微信理財通1月22日上線,上線伊始的收益率就高達7.39,完全超越了其他各家先前推出的產品。這與理財通選擇在年末上線,集中資金投資于年末的銀行間協議存款有著很大關系。但同時也由于投資主要集中在年末,因此受到假期結束的負面影響也更為明顯。由圖中可以看出,理財通收益率下跌幅度也遠遠超過余額寶。
國內各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差別并不大,甚至我們可以看到,多家互聯網公司選擇的都是相同的基金公司。如騰訊與百度選擇的都是華夏基金,蘇寧與網易選擇的都含匯添富基金。因此,隨著投資時間的延長,未來這幾款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將會逐步趨同,基本維持在年化收益率4%-5%的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