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動機】
釋永信 少林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3月17日-24日,釋永信帶領僧團赴美國訪問。訪美期間,釋永信參觀蘋果和谷歌公司,與兩公司高層交流,并嘗試谷歌眼鏡等高科技產品。作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永信在美國與西方高科技文化進行了哪些碰撞?前天,釋永信接受新京報專訪。
和庫克談什么?
“合作推廣少林文化”
新京報:這次美國之行,為什么選擇參觀蘋果和谷歌兩公司,對它們印象如何?
釋永信:因為蘋果和谷歌公司有少林弟子,也因為這里是高科技研發基地,引領世界科技潮流,改變人們生活習慣,我們雙方互相都有一些好奇,正好因緣到了,受到公司邀請,所以就去參觀。
我個人感覺谷歌的氛圍很動感很生活很快樂,就像少林功夫,而蘋果公司從建筑到裝修都很簡潔很寧靜,蘋果的產品設計在簡潔中充滿想象力,便捷又好用,這有點像少林禪。一點蘋果,就能和整個世界連通。
新京報:蘋果和谷歌的產品,你了解和用過哪些?
釋永信:我看過蘋果汽車的一些介紹,試用過谷歌眼鏡,用過谷歌地圖,谷歌搜索。但后來谷歌不好用了,現在國內都主要用百度(150.97, -6.71, -4.26%)。
新京報:你與蘋果公司總裁蒂姆庫克進行了對談,主要談了什么?
釋永信:我和庫克先生聊得很開心。
庫克先生對少林寺的禪修、武術、養生很感興趣,我介紹少林寺的養生功夫可以解決使用蘋果的“低頭族”帶來的頸椎問題,他表示很想學。他展示了iTunes的一些產品,并邀請我們使用。
新京報:你和庫克先生談商業合作了嗎?這次美國企業考察的啟示,是企業運營方面的還是佛教推廣方面的?
釋永信:我們一提企業家就想到商業,其實庫克感興趣的恰恰是少林文化。涉及技術方面的合作內容,主要是推廣少林禪武文化,開闊眼界,拓寬弘法平臺。
怎么看手機拜佛?
不怕少林寺成為網上寺廟
新京報:1996年,互聯網在中國還沒有普及,少林寺就建立了自己的網站。18年過去了,少林寺在使用互聯網方面有哪些改進?
釋永信:我常在世界各地參觀,1996年在國外看到互聯網,覺得很新鮮,想要建少林寺網站。我在香港買了個數碼照相機,只有300萬像素,拍了少林寺一些風景,上傳到網上。當時還是使用電話撥號上網,網速非常慢,傳張照片要一頓飯工夫。現在網速就很快了。
總體來說,少林寺使用互聯網的水平基本還停留在10幾年前。我們不追求花哨,基本夠用就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