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廣東展開了流量降價競爭。不過,中移動一季度凈利潤繼續下滑,推行“流量降價”可能令其陷入兩難境地。而聯通和電信則期盼獲發另一張4G牌照。
當前,數據流量已成為手機用戶的消費重點,用手機刷微博、玩微信、看視頻的時間越來越多,令不少用戶抱怨費用太高、包月流量不夠、有效期太短。
降價或進一步影響利潤
近期三大運營商中,以中國移動的流量降價最為猛烈。記者昨日從廣東移動了解到,廣東移動已在全省推出面值為50元和100元兩檔流量充值卡。50元流量充值卡包含了1000M流量,流量有效期長達90天,像充話費一樣,用戶可以根據流量使用情況隨時買。記者比較發現,其流量卡資費遠低于廣東聯通(30元500M/月)和廣東電信(50元800M/月)的流量包資費。
而廣東聯通則選擇對境外數據漫游費“動刀”,本周該公司推出的預付費港澳數據漫游服務資費達到了歷史“新低”, 5元可獲得10M上網流量,相較業內1元/M的套餐資費優惠幅度高達50%。使用量超出10MB后,套餐可自動疊加,用戶如沒有漫游至境外上網也不收費。
隨著廣東聯通4G本月開始商用,業界預計三大運營商的流量價格戰還會持續。
不過,中國移動借4G發動的“流量降價”也引發了市場擔憂,從中移動第一季度業績來看,其凈利潤繼續下滑,推行“流量降價”會陷入兩難境地。
一方面,為爭奪市場,中國移動正在從語音經營為主向流量經營為主轉變。同時,中移動也希望借4G來爭奪客戶,截至上月底,中國移動4G用戶數達279萬戶,距離全年5000萬戶的目標差距尚遠,后三季度中國移動4G客戶發展壓力頗大。
然而,另一方面,如果降價搏殺,等于是將流量利潤拱手送出,眼巴巴地看著微信等OTT企業掙錢。而且,中移動的流量雖然增長很快,但流量效益要遠遠低于話音和短彩信效益,如果降價幅度過大,會造成中國移動利潤率繼續下降。
對手:聯通電信期盼發新4G牌
當前中國移動在4G市場獨領風騷,聯通和電信則郁悶不已。隨著“5·17電信日”將近,業界盛傳第二批4G牌照(FDD)可能發放。
去年底,中國三家運營商都拿到了首批4G牌照(TDD),目前已對外放號,但由于技術原因,只有中國移動大規模興建了4G網絡。
目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都望眼欲穿另一張(FDD)4G牌照何時發放,特別是中國聯通,其高層在多個場合都表示,希望FDD牌照趕快下發。
業界推測,最近的時間窗口就是“5·17電信日”了,但到目前為止,工信部并沒有對發牌時間作出任何表態。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4日16:06: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35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