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開始,諾基亞手機設備相關員工就正式加入微軟上班了,他們的工作郵箱后綴也從諾基亞變成了微軟。
在大量用戶紛紛在網上發起“悼念諾基亞”的活動時,剛并入微軟的諾基亞手機團隊還要忙著對外解釋,“諾基亞的品牌并沒有消失”,未來新發布的手機還會叫諾基亞。
從去年9月3日宣布收購,到今年4月底收購完成,這樁價值72億美金歷時近8個月的并購案終于告一段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比如要向消費者解釋諾基亞品牌的留存,向其他OEM廠商解釋自己的策略和定位,以及微軟諾基亞自身如何在渠道、工廠、員工、文化等各個層面進行整合,諸如此類的細節問題都將接踵而至。
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微軟諾基亞的整合能否達到期望值,他對此并不太樂觀,畢竟兩家巨大的公司牽扯面眾多。但他同時認為,Windows Phone依然有機會,就看微軟能不能找準安卓的弱點反擊。
“真心”為硬件
雖然微軟提轉型提了很多年,但是,從微軟財報披露的收入構成來看,支撐微軟的其實還是傳統意義上的“軟件公司”概念。
北京時間4月25日,微軟發布了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014財年第三財季報告。數據顯示,
微軟季度營收為20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凈利潤為56.6億美元,同比下降7%。
據記者計算,在這204億美元的總體收入構成中,來自于“軟件授權”的收入依然占到了7成以上。
微軟統計自己的業務收入主要是分為“消費者”和“商業”兩大塊。2014年第三財季,微軟設備和消費者產品營收為83億美元,其中來自于授權費的收入為43.82億美元。
另一大部分微軟商業營收為122.3億美元。其中來自于商業授權的營收比例更高,2014財年第三財季,這部分收入達到了103億美元。
相比之下,微軟大力發展的互聯網以及硬件等新業務占比依然太小。比如Surface營收增長了50%,達到了5億美元,設備與消費者硬件的總體營收也只有19.73億美元。
在Office等軟件業務還能為微軟提供大量現金的時候,微軟希望完成所謂“移動優先、云優先”的轉型。一方面是加強云計算、大數據等偏后端的實力,另一方面則是平板、手機等直面消費者的硬件。
收購諾基亞之后,微軟將大大加快這一進程。由于有谷歌摩托羅拉的案例在先,其實外界一直擔心微軟會不會在榨取了諾基亞的專利等價值之后,又將其轉手賣出。
但諾基亞執行副總裁、微軟全球總法律顧問Brad Smith本月初接受記者采訪時很直接的否定了這種可能。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8日11:34: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49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