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關于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公布。此項政策將給予運營商充分自主定價權,充分發揮市場“無形的手”對資費的調節作用。那么,電信資費能否自此成功“瘦身”呢?
新政亮點幾何?充分從用戶角度出發,保護用戶選擇權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9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電信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的通告》。通告指出,對所有電信業務資費均實行市場調節價,電信企業可以自主制定具體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和計費方式。同時,為切實保護用戶權益,通告對運營商資費方案設計、宣傳推廣、協議簽訂和準確計費等方面提出多項要求。
“有人認為政策形式大于實質,但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調整。”知名電信業分析師付亮說,這是很大的改變,之前是事前監管,以后主要是靠事中和事后管理,這顯然是一個監管上的進步。而且,現在算上虛擬運營商,全國至少有20多家運營商,每項都管,政府也確實忙不過來。
飛象網CEO項立剛說:“這意味著中國終于走進了電信資費市場化時代。”最大的改變是“有形的手”讓道于“無形的手”,運營商可以自主運用價格競爭,相關部委也不能進行過多干預。
“不僅如此,文件有一個細節也是亮點——就是充分從用戶角度出發,保護用戶選擇權。”艾媒咨詢CEO張毅說。比如,“電信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或限制用戶選擇其指定的資費方案”“鼓勵電信企業為城鄉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加優惠的資費方案”等等。
張毅告訴記者,我們調研中發現,有些運營商存在虛假宣傳。比如某個新業務從廣告宣傳到業務辦理,再到消費者實際體驗,存在較大落差。而新政將有望解決這些潛在的問題,充分保護消費者的權利。
基礎、虛擬運營商“混戰”?三巨頭利潤或面臨很大壓力,倒逼企業轉型
近日,有關虛擬運營商的話題尤為火熱。此次通告的發布,又讓這一新興業務成為市場焦點。
對此,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說,新政對于虛擬運營商是利好消息,不會產生什么負面影響。如果三巨頭降價的話,虛擬運營商購買的折扣價也會降低。當然,我們也絕對不會打價格戰,我們強調的是價值化服務,希望能進行“價值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電信市場大事不斷,不僅有虛擬運營商開閘,還有電信業營改增,加上這一新政,會形成疊加效應,也會對運營商的業績造成一定的影響。”付亮說,以后三巨頭收入會增長,但利潤會面臨很大壓力,倒逼企業去轉型。
這是否意味著電信市場會出現“混戰”,或是誕生第四家大型運營商?中日3G應用研究院執行院長顏兵告訴記者,很難講。中國市場與日本的發展路徑不同,日本的虛擬電信商在3G時代圍繞4家傳統運營商蓬勃發展,至今已有幾百家,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套餐。日本電信市場的優點是很有序,缺點是很平淡。虛擬運營商從傳統運營商處獲得分成后,并沒有很大的野心想要超越或是替代。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11日16:59:4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295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