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的6月,天氣逐漸轉熱,人們的活動也逐漸熱鬧起來。6月2日,博通宣布退出手機基帶芯片市場,相關部門將出售或被迫關閉;6月4日,在臺北電腦展上,英特爾高管稱,“凡是高通進入的領域,英特爾都會進入”;6月6日,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發布了支持LTE的整合芯片麒麟920。在6月初,這幾個接連發生的事件折射出當下手機芯片行業的激蕩變局。
手機芯片競爭焦點:基帶、綜合體驗和整合度
作為移動設備的大腦,芯片是智能手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意義上的芯片指的是應用處理器(CPU),其好壞可以粗略的使用頻率高低來衡量。但到了移動芯片領域,芯片好壞,遠遠不是頻率高低那么簡單。
對現代智能手機而言,應用處理器(CPU)只是芯片的重要部件之一,負責處理通用計算。除此之外,基帶芯片(Baseband)負責處理蜂窩信號,讓手機可以語音通話、使用數據通信;圖形處理器(GPU)負責處理圖形顯示;還有各類處理器負責傳感器等簡單任務。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手機CPU的性能,已經遠遠滿足用戶的需要了。CPU性能的提升對于手機整體體驗的幫助,其實已經不大了。也就是說,在普通應用環境下,同樣的核數,1.7GHz和1.9Ghz的差別其實不是很大。至于手機上的大型游戲,更多的是依賴GPU(圖形處理)的性能。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應用處理器進化的路線不是在主頻,而是在精細的制程技術、64位支持等方面。但整體而言,應用處理器目前不是各家廠商競爭的焦點。目前競爭的焦點在基帶芯片、整體體驗和整合度。如果進一步擴大來說,競爭的關鍵點還包括參考設計等服務能力。
因為手機的連接屬性以及移動網絡制式的復雜性,基帶芯片成為移動芯片研發中最難攻克的部分,也成為手機芯片市場的關鍵因素。
以通信芯片起家的高通公司,在該領域的具備深厚的技術積累,其“五模十頻”基帶芯片能夠兼容2G、3G、4G所有主流的網絡制式。憑借這一優勢,高通成為基帶芯片市場的龍頭。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3季度的手機基帶芯片市場,以收入計算,高通以66%的份額保持市場主導地位,聯發科和英特爾分別以12%和7%的份額跟隨其后。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14日14:13: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435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