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十年虧損路
在索尼高層不斷釋放出電視業務將會盈利的強烈信號背后,是索尼曾引以為傲的電視業務已經連續虧損了十年的殘酷現實。
索尼電視機業務上一次錄得全年營業獲利還是在2003財年,隨后的10個財年內,電視業務累計虧損接近8000億日元(以記者發稿當日匯率換算,超過78億美元)。
特麗瓏電視,這個成就索尼昔日在CRT時代電視霸主地位的劃時代產品,也為索尼在液晶時代的折戟埋下重重伏筆。
不愿放棄CRT技術的索尼,顯然錯估了液晶電視的發展。直到2005年,索尼才正式決定放棄等離子電視和CRT電視后續研發,全力專向液晶電視的生產銷售。
但此時,擁有液晶技術的夏普,已經取得在液晶電視銷量與畫質上的領導地位。而三星、LG兩家韓國企業也趁機在液晶面板上后來居上。
自從今村昌志2011年8月負責索尼的電視業務以來,索尼電視業務開始了瘦身計劃。
2011年底,索尼以9.4億美元,將與三星共同投資的S-LCD面板公司的50%股權出售給三星;2012年5月,索尼退出與夏普共同合資的面板企業;此外,索尼還削減了大量的電視機產品型號。
瘦身計劃使索尼電視業務的虧損,從2011財年的2075億日元的巨虧縮窄到2013財年的257億日元。但索尼的電視業務依舊沒能出現盈利。
索尼在電視業務上的遇挫,只是這只恐龍在互聯網沖擊下遇挫的一個縮影。
索尼曾經是消費電子市場的領導者。從半導體錄音機到Walkman,從Play Station游戲機到VAIO系列個人計算機,無不引領潮流。事實證明,危機往往更早地在一個企業最鮮花似錦、烈火烹油的時刻顯現。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在外部看來,是2001年全球經濟衰退、網絡泡沫化導致的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而在索尼內部則是由于績效主義、山頭主義而導致長時間內,再未有如Walkman和特麗瓏般風靡全球的產品出現。
索尼眼睜睜看著自己曾經稱霸全球的產品被蘋果、三星等后來者取代。2005年,索尼當時被迫卸任的CEO出井伸之感嘆道:“我們成為20世紀的冠軍,卻沒有成為21世紀的冠軍?!?/p>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5日13:43: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538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