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錘子的新聞不少,可惜正面的不多。今天一個手機質量問題,明天一個方舟子黑材料,后天一個神補刀。從高調炒作到四面楚歌,錘子手機雖然歷史很短,但是大起大落的過山車頗為刺激。做手機的很多,像錘子一樣還真沒有第二家,錘子這兩年的各項決策得失如何呢?我們來回顧一下。
一、高調炒作做手機
錘子手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羅永浩和雷軍的一次會面,雷軍崛起,羅永浩找關系見了雷軍一面,帶著自己的產品設想和營銷點子。可惜各說各話,不歡而散。
之后,老羅走自己的道路,各種炒作吸引關注度,開始做手機。這一步,老羅是成功的。他成功利用了小米的示范效應和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的影響力,通過各種炒作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最終拉來了投資,也找到做手機的人。
雖然外界對老羅各種不齒,但是就老羅當時的處境,不用這種手段,根本就無人理睬,也就談不上做手機。
二、先軟后硬做ROM
在老羅做手機的時候,學習小米選擇了先做ROM,后做手機的步驟。這個步驟沒有問題,做ROM比作手機要容易一點。實際上老羅找到的設計人才是不錯的,從第一次ROM發布會看,無論是PPT還是錘子ROM本身,一些設計在審美上都沒有問題。這一步老羅也是對,他當時能找到的投資也只能做個ROM,靠發布會吸引更多的風投才能真正作出手機硬件。
三、自己設計硬件做手機
在ROM成功拉到了風投之后,老羅開始自己動手做手機了,設計制造都自己來。很遺憾,這一步老羅低估了難度。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22日18:55:1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625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