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術之困
小米4早期版本不支持4G,引來業界大討論,為什么以發燒著稱的小米,這次不再發燒?有網友認為,小米和高通關系不好,高通不給4G芯片。但是隨后小米副總裁林斌否認這一點。手機中國聯盟編輯認為原因有兩個:1.小米戰略失誤,對4G時間點判斷失誤,但是這并非根本原因。2.小米4G手機研發存在技術障礙,這也是根本原因。小米在技術無法在段時間內推出穩定的4G手機。面臨同樣問題還有魅族等傳統二三線及其山寨手機廠商。相反,中興、華為、酷派、OPPO等傳統廠商有一定技術積累,在獲得芯片廠商支持后能迅速推出4G手機,一定程度上占據先機。
3.運營商補貼之困
中國移動為鼓勵TD網絡發展,對幾乎所有TD制式的手機都有一定的補貼,而且集團公司對TD手機集采量非常大,使得中移動3G手機在沒有技術優勢情況下,依然獲得了快速發展。不過4G時代,這個情況要改變了。營改增和國資委降低營銷費用的大環境逼迫,讓運營商不得不對終端策略大調整,中移動的終端銷售模式將由合約銷售為主、裸機銷售為輔,向裸機銷售為主、合約銷售為輔轉變,即減少并逐步取消送手機,而轉為用戶買手機獲得話費補貼。這一政策也直接影響4G手機普及速度。
4.消費者之困
雖然消費者已經意識到4G是必然趨勢,但是這個時間節點去十分尷尬,4G網絡還未成熟,4G終端選擇面小。最關鍵的是2G功能機向轉3G智能手機,體驗是革命性的,而4G轉向3G在用戶體驗上并沒有巨大革新,如此很多消費者沒有足夠的動力更換4G智能手機。除此之外,4G資費還是偏高,智能手機換機潮還未到來等,都是造成4G手機需求不強烈的原因。
手機廠商路在何方?
首先很遺憾的說,此輪變革大部分手機廠商必將被洗掉。小米推紅米,華為推榮耀、中興推nubia、酷派推大神……大廠商今年紛紛推出電商品牌,平均價格下沉,加之4G的技術障礙,使得三線以下及山寨品牌進入大規模死亡期。預計明年下半年手機行業“二八法則”開始顯現。手機行業出現強者恒強的格局。接下來就是強者之間的戰爭,而強者直接幾乎不存在技術上的差異,比拼的更多的是營銷能力和全產業鏈的操盤實力。手機廠商路在何方?縱觀中國手機發展歷史,手機廠商至少要在以下5個方面做到極致。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2日12:58:0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2694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