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5 日,聯想發布了新旗艦 K920 手機,雖然處理器受制于產業鏈還是高通的驍龍 801,但是在攝像頭、屏幕上都達到了高配置,1600 萬像素,2K 的 6 寸屏幕檔次頗高。
最近幾年,聯想智能手機雖然產品不少,有些產品也相當不錯,但是總體上非常低調,遠沒有小米、一加、錘子這些品牌有話題,也不如 OPPO、vivo。聯想手機一直被低估了嗎?
一、反反復復的聯想手機
其實,聯想做手機非常早。作為電腦廠商,早在2003年微軟推出Windows Phone,聯想就加入了智能手機的陣營,不過早期產品是臺宏電(今天的 HTC)代工。
當年聯想的 ET 系列頗有名氣,功能機也做了很多,而且在設計上頗有水準,聯想 S9 當年頗為驚艷,水立方手機也是極為出彩。 因為戰略的原因,聯想手機曾經在 2008 年被分離了出去,一度不再作為重點。而智能手機飛速發展,聯想很快就意識到分離智能手機是極大的錯誤,一年多以后又高價買了回來。
之后,聯想手機發展的頗為順利,在消費市場經營多年的聯想了解消費者的喜好,推出了不少迎合市場的產品。在小米興起后也嘗試了 K860。
除了與 Intel 合作的 K800、K900 不算成功以外,其他手機還都不錯。市場和盈利讓聯想能夠吃下摩托羅拉,成為業界巨頭之一。
二、被低估的聯想手機
聯想是一家會做不太會說的公司。最近一年,一些廠商開始拿金屬說事,殊不知早幾年 K900 就是金屬機身的手機。現在連低端手機也是金屬機身,而且可以更換電池,完全的金屬后蓋。
這種設計對天線射頻的要求很高,HTC 在吹噓他如何解決了金屬機身的信號問題,殊不知這是聯想幾年前玩剩下的。
在 UI 上,很多廠商還在公版的時候,聯想就開始做 lePhone 的特色設計,在很多廠商還沒有意識到隱私和安全問題的時候,聯想已經在做樂安全了。
在手感設計上,聯想幾乎沒出過割手的機器。VIBE X 的后蓋手感近乎完美。這些小細節聯想都注意到了。
聯想的保修點遍布全國各地,口碑不錯。一加做售后直接簽約了聯想的售后服務,而沒有用 OPPO 的。
但是,會做不會說。聯想手機在互聯網上、發布會上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聯想一直被低估。
三、聯想的四缺一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公開市場、運營商、電商市場、海外市場都不能缺少。聯想在公開市場有傳統優勢,雖然名氣沒有 OPPO 和 vivo 大,但是貨賣得并不少,在運營商和海外市場,通過收購摩托羅拉,聯想獲益頗豐,在印度已經開始擠占諾基亞的市場。
唯獨的電商市場,聯想進展不大,雖然 K860 性價比很高,K910 也賣過極低的價格。但是聯想遇到的是和 OPPO 同樣的難題。
品牌不分離,線上線下價格無法協調。華為推榮耀、中興推 Nubia、OPPO 有一加,金立做 IUNI,聯想的步子多少有些慢,沒有獨立的電商品牌,線上線下價格就自相矛盾,難以做起來。
從實力、產品、技術、資源來看,能比聯想的只有華為、中興,聯想一直被低估了,而最后的成功者往往是低調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