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怎么就值3億美元了?
發貨94天、賣出100萬個小米手環制造者華米科技融資了,估值超過3億美元。不合理地算一算,一個小米手環貢獻了300美元的估值,減去13美元的售價,剩下的不是情懷,是未來。
作為小米4發布會上的“one more thing”,小米手環介紹了一大堆的特點,而決定銷售速度如此快的,我認為是兩個:1、79的價格;2、個人ID的定位。當然,能生產這么多是必要條件,沒別的意思。
售價決定了銷量的基礎。華米團隊最早的產品Z watch,定價699元,結局當然很簡單,就是拿了小米和迅雷的投資,做79元的小米手環了。13美元的定價完全將智能手環的定價從一個紅米降到了一個手機殼,一個iPhone 6官方的手機殼能買4個小米手環,價格為銷量打下了最堅實的基礎。
但真正決定用戶粘性,尤其是決定公司估值的,是小米手環最獨特的一個功能:一個物理ID,用于小米4的解鎖和用戶識別。如果說測睡眠、計步是一個弱需求,那用小米手環解鎖手機就是一個用久了就會上癮的強相關。
華米CEO黃汪講了一個關于雷軍的故事,來說明這個上癮有多么可怕:
雷軍拿到手環去用的時候,他有一天他把手環忘在家里了,結果他那一整天就非常抓狂。他說為什么抓狂呢,是因為他這一整天要手動輸入密碼,就不斷地輸,整整輸了起碼80次以上。我們知道正常的人可能輸8次,可能雷軍那天輸了120次都不止,非常抓狂,他恨不得叫司機回他家把手環取過來。
120次的確很夸張,
但用過指紋識別的人都會慢慢上癮,更別說指紋都不需要的手環,華為Mate7你以為怎么炒到那么熱的,背后指紋識別的按鈕起了很大的作用。
智能手環從來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不連續使用,用戶有一個算一個,買回去帶個熱乎勁就放下了。這唯一放不下的,就造就了華米的市值。
當然,和小米綁定是華米走到今天的核心原因。接受小米和順為的A輪投資開始,拿著小米背書找代工廠、蹭著小米發布會、傍著小米官網的渠道,甚至宣布B輪融資發布會也是借的小米的市場部勞動力。綁定ID只是外在的一部分。
說清了兩點原因,有兩點看不懂,有知道的歡迎討論。
一、從小米生態鏈的華米怎么走出小米。
B輪融資的3500萬美元,黃汪要拿它們發展下一代產品,并開拓國際市場。答記者問說過不少內容,總歸一條,華米不會只做綁定小米手機的手環。未來拓展歐美市場會繼續借助小米生態鏈。
但這個回答沒解釋小米手機覆蓋不到的市場怎么辦的問題。畢竟因為各種專利問題,小米的國際化步子沒那么快。如果華米走出小米體系,能否得到小米手機這樣的最高權限,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二、華米和Misfit的長期關系。
小米和京東投資Misfit就是前兩天的事兒,Misfit也說了,
公司不缺這點錢,也就是為了在中國市場推廣推廣。雖然價格差距很大,但小米手環的定位未來不會差多少。
這個問題,順為資本合伙人徐達來的回答很簡單,他們之間的合作,要他們去談。順為作為投資方,是買了兩個有未來前景企業的下一步融資股票,目的是不錯過,但是不是兩個都能成,誰也估計不到。做一個領域,未來難免有些摩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