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3日,華為發布了旗下最新的手機處理器麒麟620,其最大亮點就是采用了8核心64位架構并且提供非常完善的網絡支持,定位中低端,雖然現在暫時還沒有登陸手機,但是不妨礙我們結合現有的信息對其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首先,我們來重溫一下麒麟620的規格吧:
8核心Cortex-A53設計,最大主頻1.2GHz;
Mali-450MP4 GPU;
支持LPDDR3內存;
28nm制程;
支持GSM/TD-SCDMA/WCDMA/TD-LTE/FDD-LTE,其中LTE最大下行速度150Mbps;
最大支持1300萬像素相機和1080p錄像。
在CPU方面,八核心Cortex-A53的設計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手機上出現了,比麒麟620更早發布的高通驍龍615以及聯發科MT6752是八核Cortex-A53的先行者,不過高通驍龍615的八個核心之中,有四個工作頻率能達到1.5GHz,其余四個的最大主頻為1.0GHz,能夠八核心全開,至于MT6752的八個核心,則都具有1.7GHz的最大主頻,二者制程都是28nm,但是驍龍615為28nm lp,MT6752則是28nm hpm,所以在性能方面上,后者是占優的。
而很巧的是,驍龍615和MT6752這兩款處理器都被同一個廠家放在了同一款機器的兩個衍生版本上——HTC D820以及D820s,后者為MT6752版,而我們早前已經評測過使用驍龍615的D820,在評測之中發現驍龍615這款處理器的D820在進行任何需要CPU持續運轉的情況下,會有比較明顯的發熱現象,采用相同架構并且主頻類似的麒麟620應當也會有相似的發熱情況。
至于CPU性能方面,以驍龍600為基準,使用GeekBench 3進行跑分,驍龍615八核心全開的成績為2200分左右,相比較HTC Butterfly S上搭載的驍龍600處理器的1950分左右要稍高,雖然單核心成績方面,還是驍龍600更高,不過615在八個核心全開之后性能還是超過了600,看起來還不錯,頗有人多力量大的味道。
但是GPU方面,麒麟620使用的是ARM的Mali-450MP4,該GPU雖然有著700MHz的運行頻率和四核心設計,但是卻不支持Android的OpenGL ES3.0,這款GPU也曾經出現在聯發科的MT6592上,所以使用MT6592的GPU性能來探究麒麟620的GPU性能應當也是可行的,而我們在這里使用VIVO X5來做MT6592的參考標準。
若是將驍龍615、麒麟620、MT6752三者放在一起比較(上圖黑色數據為實測數據,紅色數據為跑分軟件數據庫之中的數據,Mali-450MP4的成績使用VIVO X5實測的成績做參考),若是MT6752的跑分真能夠達到圖中數據的水平,那么無疑在這三者之中是最為強悍的,并且之前在網上流出的截圖之中,使用MT6752處理器的HTC D820s的跑分達到了42000分以上,甚至和目前許多高端手機上的驍龍801處于同一水平。
于是將6752這個小怪獸放一邊之后,現在中低端的8核心64位芯片就只剩下麒麟620和驍龍615了,在CPU性能方面,麒麟620有待檢驗,不過華為處理器的核心調配能力向來一般,這對性能會有明顯影響,可能和驍龍615相若。
在GPU方面,Mali-450MP4的性能就明顯不如驍龍615上的Adreno 405了,在大多數測試之中有明顯的落后,而在之間評測HTC D820和VIVO X5的時候,也明顯可以感覺到VIVO X5在應對大型游戲的時候更加力不從心,而D820則還算流暢(以上的GPU測試成績全部是在1080p離屏下的成績,已經排除分辨率的因素)。
當然了,對于一款手機的SoC來說性能并不是全部,尤其是這種中低端的SoC,信號質量以及是否省電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華為和高通都在手機通訊領域頗有建樹了,相對于表現非常一般的性能,麒麟620在網絡的支持性上反倒是做得不錯,GSM/TD-SCDMA/WCDMA/TD-LTE/LTE FDD等支持得都不錯,雙卡雙帶雙4G什么的也是支持,但是這些在驍龍615面前都算不上優勢,現在在國內發售的HTC D820也具有雙卡雙待雙4G能力,網絡支持也一樣全面,同樣是買基帶送芯片,麒麟可能也就剩下自產自銷這一條優勢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