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時代的聯通遠不如過去活得滋潤,尤其是近兩年更是“多災多難”。在2015年二月底,聯通正式獲得4G牌照,受該利好消息影響,中國聯通股價在當天暴漲7%。但是,好景不長,提速降費以及三大運營商的重組,導致聯通股價此后連連下跌。許多在高位追漲的股民都表示,“以為坐上了中國神通,誰知又是個中國神車。”
為了縮短差距,擺脫“聯不通”的帽子,近一年,中國聯通一直在推出有吸引力的套餐來拉攏用戶。此前,聯通與騰訊合作推出大王卡以及與支付寶合作推出的螞蟻寶卡都是為了針對細分人群推出的特制套餐卡,只不過現在看來反響平平,只是在發布之初吸引了一些人群的注意力。
一直想要打個翻身仗的聯通在“屢敗”之后,依舊不死心,近日,其又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無限流量卡”,宣稱套餐內不限流量、不限通話。根據中國聯通的官網售賣信息顯示,這款“冰激凌”套餐目前優惠價格為199元,不限流量和通話,贈送來電顯示,短信和彩信0.1元一條。不過,目前該卡僅在上海地區進行售賣,購買用戶也必須是新入網號碼,老用戶要想嘗鮮還得等一段時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手機等智能終端硬件性能的提升,流量資費已經成為手機用戶每月話費的重頭,很多用戶在不經意間便出現了流量超出的情況,如果超出過多甚至會造成不小的損失。因此,不限流量套餐一直是用戶所期盼的,而運營商也在不斷嘗試,只是進展緩慢。
表面上看,此次聯通推出的“冰激凌”套餐良心十足,但是細心的話會發現,在溫馨提示下,聯通方面稱,“用戶如果流量當天超過2GB或當月超過40GB,則上網速率和服務將得不到保證。如果通話時長超過3000分鐘,語音服務將得不到保證。”換言之,聯通所謂的不限量只是在一定范圍內的不限量,一旦超越界限,出現任何情況都與聯通無關。不免感嘆,店大就是套路多。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已經不是聯通第一次玩套路。早在去年五月份,北京聯通就推出過4G流量隨意享套餐,資費46元/月,包含1.5GB本地流量,流量使用完畢后可繼續上網,但上網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次月1日起恢復正常網速。此次“冰激凌”套餐換湯不換藥,只是換了個地方發布,模糊地說明網速會受到影響,但不具體到具體數值。
天上不會掉餡餅,指望壟斷企業大發慈悲,完全不符合自然法則。不過,對于用戶來說,只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就算是沒有不限流量套餐,影響也不是很大。但,對于聯通來說,就不一樣了了。近兩天股價的持續下滑,已經讓其傷透了腦筋,營收和利潤的下降,更是使得聯通與移動的差距越來越大。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6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4.3% 至5427億元,凈利潤為881億元,同比增長3.1%,穩坐頭把交椅。而中國聯通方面的業績可謂慘淡,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預計為4.9億元,同比下降81.8%,盈利能力只有移動的1/180。
對于盈利的下滑,中國聯通方面解釋稱,期內銷售費用預計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以及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依靠3G時代的優越性,聯通一度被認為會成為三大運營商之中的攪局者。誰知,美夢太短,在用戶基數方面,聯通在三者之間墊底,營收更是下滑得不像一個壟斷企業應該有的水平。
互聯網時代,用戶是根本,服務是獲取用戶的利器,中國移動打造了4G時代最佳產品的形象,聯通要想趕超僅從目前來看是沒有希望了。短暫的落后不代表以后的成績,但是落后還不認真補救就沒轍了。為了獲取利益,中國聯通會在某款軟件上劫持用戶流量,從而造成用戶的流量偷跑。近期,聯通更是因為流量劫持被一家媒體告上法庭。
此外,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中國聯通相比較移動和電信也不足,尤其是在郊區以及鄉下,基站數量的不多,導致信號很差,因此很多人不愿意選擇聯通。
對于聯通來說,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其能否扳回一城的最后武器。落地之后,聯通或許會獲得洪荒之力,有資金、有資源,有更多的活力。但,那都是后話,畢竟移動和電信的混改也會在不久后實施。當初3G的優勢那么明顯,聯通不照樣到了現在末尾的尷尬位置。用戶需要的是服務,無論未來怎么變,這都是聯通需要亟待改進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