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中組部一紙調令,原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被調往中國聯通出任董事長,與王曉初的調任相對應的是前中國聯動董事長常小兵調往中國電信,與此同時,原工信部副部長尚冰出任中國移動董事長,這是中國三大運營商的一次集體調任。
一位跑口電信行業的媒體人對虎嗅說他記得當天的情況,起初的消息是中國聯通更換一把手,之后是聯通和電信一把手對換,再緊接著是中國移動更換一把手。
三個消息相繼放出,前后時間不超過1個小時。“當時就覺得這次人事調動不尋常。”
4個月后,在聯通工作11載的常小兵在中國電信董事長的位置上落馬。常小兵留給繼任者的是虧損的聯通,以及在4G時代落后于對手的布局。
移動3天賺出了聯通1年的凈利潤
通信行業的經營模式描述起來很簡單,誰的用戶多,誰的用戶付費多,誰就厲害。所以用戶數以及ARPU值是通信行業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三大運營商收入、利潤、用戶及ARPU對比
2014年聯通的公開數據中沒有單獨披露4G用戶,將3G和4G用戶統稱為移動寬帶用戶。當年,聯通移動寬帶用戶的ARPU值是63.6元。
其實,這可以略等同于聯通3G用戶的ARPU值,彼時中國電信有700萬4G用戶,最先開始4G業務的中國移動有9000萬用戶,還在4G戰略上舉棋不定的聯通沒有單獨披露過4G用戶。
聯通當時對是否進入4G戰略存有猶疑,常小兵的想法是聯通以3G為主,在主要的城市覆蓋上4G網絡即可,因為聯通的3G網速已經夠快,也同時支持語音和上網。
鑒于此,聯通只需打造一張完善的精品3G網絡,再以4G網絡作為輔助。這樣聯通在網絡建設上的資本支出不會太高,利潤看起來也會比較好看。
但是王曉初執掌聯通之后就廢棄了這個方向,聯通迅速轉向4G。2014年聯通的移動寬帶網絡(3G+4G)基站有56.5萬個,2015年聯通的4G基站有39.9萬個,2016年聯通的4G基站達到73.6 萬個。而中國移動早在2014年就有72萬個4G基站。
隨著4G網絡的鋪設,聯通的網絡運行及支撐成本逐年遞增,從2014年的378億,到2015年的 423億再到2016年的512億,占成本的比重從此前的15.2% 到18.66%。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于聯通4G用戶的增長數同基站的建立數量不成正比,截止2016年末,聯通4G基站的利用率不超過20%,巨大的資本支出暫時并沒有換來相應的收入。
截止2017年6月,中國聯通有1.38億4G用戶,中國電信有1.52億4G用戶,中國移動有5.93億用戶。這是相差非常懸殊的競爭。
在用戶第一卡槽的爭奪中,中國移動有絕對的領先優勢,在第二卡槽的爭奪中,聯通還要面對電信的爭奪。
對聯通不利的因素還包括營收和凈利的減少,代表聯通能夠撬動和利用的資本在減少,這對正在積極布局5G網絡,需要耗費大量資本的聯通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2016年,聯通的營業收入是2742億,移動的營業收入是7084億,電信的營業收入是3522億;凈利潤方面,聯通是1.5億元,移動是1087億,電信是180億。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說,移動3天就賺出來了聯通1年的凈利潤。
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也表示:“由于資金方面的不足,將不再與中國移動進行全方位業務競爭,將聚焦在東南沿海地區,用小資金發展大業務。”
聯通混改要什么?
聯通最近廣泛引起關注,是因為混合所有制改革。聯通方面一再推后混改方案的推出,最新的消息是混改將在8月底宣布。
一位曾經的電信行業從業者說,聯通是混改的積極參與者,聯通希望引進外部的投資者來改變自身發展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王曉初說:“希望公司改革后真正獨立運營,不受制于各個部門的行政命令影響,即使有影響也希望越小越好。”
目前市場上傳出的混改參與方有國資背景也有民營背景,包括中信集團、中國廣電等國資,也包括BAT等互聯網巨頭,有傳言稱中國廣電將把優質的700M頻段交給聯通以參與混改。目前,這些潛在的融資方都沒有得到聯通方面的承認。
王曉初說聯通混改要得到資本支持也要爭取優質資源。聯通與騰訊在移動銷售方面進行合作,比較知名的是大小王卡,這一形式已為聯通新增2000萬用戶;與阿里將在中小企業營銷上進行合作,比如釘釘卡;至于物聯網方面聯通同百度、大陸集團、出門問問都有合作。
當然,聯通還有2I2C戰略,就是通過與互聯網公司深度合作打造定向流量+第三方應用的一體化產品,比如同網易云音樂、B站等互聯網公司的合作。
日前,聯通又同騰訊及阿里組建省級的運營中心,不過,聯通方面稱這些合作都與混改無關。
聯通混改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推動聯通的資本化,這并非是一個業務創新所能包括的。
想要了解聯通的混改,應該先看下聯通的“師傅”——電信都做過什么。
王曉初在電信的混改嘗試
聯通在混改方面應該叫電信一聲老師,事實上無論是聯通還是電信,混改的操盤手是同一個人——王曉初。
王曉初任中國電信董事長的時候,就曾推動中國電信業務的資本化。2009年,電信開始著手設立視頻、游戲、音樂、閱讀、動漫、空間、物聯網、協同通信八大基地。
此后又將各基地獨立出來,進行公司化運作。2009年,電信旗下的天翼視訊、炫彩互動、天翼閱讀、愛動漫率先開始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
2014年時任中國電信董事長的王曉初在電信開放大會上表示,中國電信將改變純粹依靠自我積累的單一發展模式,嘗試通過多種資本運作方式打造具有競爭力的新興業務運營格局。將進一步擴大對民企開放,互聯網企業可以通過控股的形式與中國電信合作。
在新興業務、ICT業務等方面,中國電信將以公司化改制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借助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財務投資者、員工持股等多種方式,以更加市場化的手段驅動業務規模快速突破。
也是在2014年,中國電信為旗下的文娛類互聯網增值服務進行了引入外部資本的嘗試。
除愛動漫之外,天翼視訊、炫彩互動、天翼閱讀均不同程度引入民資。同方投資、天正投資、湘江投資、東證資本持有天翼視訊20%股權;順網科技、文化基金、炫彩投資、光合投資持有炫彩互動34.426%股權;中文在線、鳳凰傳媒、新華網、思本投資和萬卷投資持有天翼閱讀22.803%股權。
然而,這些引入民營資本聯合運營的嘗試,在2016年終止。
2016年末,中國電信旗下上市公司號百控股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中國電信集團旗下天翼視訊、炫彩互動、天翼閱讀和愛動漫4家公司100%股權。
又一次它們成為了國資。
有分析師稱,電信混改最大的借鑒意義在于證明了引入外部資本與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資金問題與提升關聯業務競爭力。
相較于中國電信為旗下二級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并且截至2016年底累計引資約百億元的規模。
聯動的混改步子邁的更大,有消息稱聯通此次混改的融資將達到700億元。
聯通混改引入何種國營、民營資本,歸根結底要回歸到兩個方面,一是能否增加客戶,二是能否提升ARPU值。因為電信行業的盈利模式簡單來說就兩點,一獲取更多用戶,二讓用戶更多的花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