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多來內存價格的瘋漲讓太多人感到心痛,而問題的根源在于DRAM內存顆粒掌握在韓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國美光等極少數巨頭手中,合計份額超過90%,很容易形成壟斷,下游和市場完全沒有任何周旋余地。
如今,中國正在各個半導體領域切入自己的力量,破除國外壟斷,包括CPU微處理器、NAND閃存、OLED屏幕面板等等,DRAM內存也是時候了。
中國芯片設計公司兆易創新近日發布公告,宣布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合肥產投)于10月26日簽署了《關于存儲器研發項目之合作協議》。
雙方約定,將在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開展300mm晶圓(12英寸)、19nm工藝存儲器的研發項目,包括DRAM內存顆粒。
項目總預算約為180億元人民幣,兆易創新與合肥產投按照1:4的比例負責籌集。
合作目標是在2018年12月31日前研發成功,實現產品良率(測試電性良好的晶片占整個晶圓的比例)不低于10%。
不過兆易創新強調,本項目研發階段設計產能較小,為2000-3000片晶圓每月,尚無法達到批量生產標準,而且中國大陸目前無DRAM產業技術積累,再加上人才引進、知識產權和設備進口等因素影響,研發能否成功存在不確定性。
即使研發成功,良率能否提升、量產能否實現,也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從研發成功至量產并形成銷售需要長達幾年時間。
研發成功后,雙方將就提升良率、擴大產能進行進一步探討。
目前,三星DRAM已大規模采用20nm工藝,并率先量產18nm工藝。SK海力士則以25nm工藝為主,已導入21nm工藝。美光目前以30nm工藝為主,20nm工藝進入良率提升階段。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7年10月31日22:03:0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7256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