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與高通之間的戰(zhàn)爭看來在短期內將不會結束,但蘋果短時間內也沒法棄用高通芯片。
根據(jù)彭博社最新的報道稱,高通再次對蘋果提起訴訟,指控其幫助英特爾非法獲取自己的基帶芯片代碼。從今年年初開始,蘋果和高通之間就一直處于訴訟與反訴訟的法律糾紛狀態(tài)。
今年5月有報道稱,高通正尋求在美國禁止iPhone的銷售,另一方面蘋果則要求自己的供應商不要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
本周早些時候,有消息稱蘋果計劃在未來的iPhone和iPad產(chǎn)品上徹底放棄使用高通基帶芯片。
而就在昨天,有報道稱自從蘋果拒絕向高通繳納專利使用費,開始與高通陷入法律糾紛之后,高通的每股平均收益下降了90%。關鍵是這兩邊的首席律師都很厲害,官司打起來誰也占不了誰便宜,而且還要一直打下去。
蘋果與高通的矛盾很突出,那就是專利費。由于iPhone和iPad都在用高通芯片,高通針對無線技術可以收取很高的專利授權費,蘋果的iPhone和iPad賣得越好,費用收得就越高。
在1月份蘋果全球范圍內起訴高通的時候,庫克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對高通的不滿:“高通堅持對一些他們毫無瓜葛的技術收取專利費用。當前我們的處境是,創(chuàng)新越多,高通無理由收取的專利費用就更多,導致我們的創(chuàng)新成本越來越高。這就像是一個人去買沙發(fā),沙發(fā)店老板要根據(jù)這位顧客購買的房子價格為沙發(fā)定價。”
根據(jù)Foss Patents的報道,雖然蘋果沒有在起訴文件中談及具體的專利授權費用,但是從高通在其他方面的收費標準來看,蘋果每打造一部iPhone又或者是數(shù)據(jù)版iPad時,都需要交上40美元左右的專利授權費。從2015年開始,iPhone的年銷量將近2億臺,這也就以為這蘋果每年要向高通繳納80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
高通財報公布的2016年全年收入大概是265億美元,如果估算的80億美元專利費誤差不太大,那么高通大約1/3的年收入來自于蘋果。
為什么高通可以收取這么高的專利授權費呢?因為高通有目前所有通信標準都避不開的技術基礎和配套的一系列專利,那就是CDMA技術。
CDMA是高通的獨家科技,1990年,高通第一次將CDMA技術用在手機中,隨后這一技術大放異彩,移動通訊從2G時代的GSM過渡到3G時代的CDMA,高通的通信方案幾乎被所有的手機廠商采用,同時,幾乎全球手機廠商都得給它交專利授權使用費。
得到了巨額專利費用之后,高通自家的芯片項目業(yè)發(fā)展壯大起來,并且從芯片廠商變?yōu)樾酒O計商,以捆綁專利使用費為條件買給手機廠商。
再加上專利聯(lián)盟的存在,只有使用高通芯片,才可以避免專利糾紛,同時才可以享受一部分的專利授權費打折,手機廠商就變得越來越離不開高通。就這樣,高通用專利換來了絕對的市場占有率。
但這種商業(yè)模式越來越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抵制。2014年中國發(fā)改委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后,要求高通支付9.75億美元罰金后對中國廠商的授權費用從原有的“按整機價格比例收費”調整為“按照整機價格 65% 的比例收費”。
2016年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對高通罰款1萬億韓元,2017年1月美國公平交易協(xié)會也開始了對高通的起訴,2017年1月26日,蘋果又在中國對高通發(fā)起起訴。
誰都不甘心自己的商業(yè)利益被持續(xù)而且強制地分割,當蘋果這樣的巨頭加入反高通的隊列之后,高通的商業(yè)模式可能還會遭到更為強烈的反抗。
為了擺脫高通,蘋果已經(jīng)開始計劃另外的方案,首先就是嘗試用英特爾芯片進行替代,去年發(fā)布的iPhone 7據(jù)估計約有30%采用了英特爾提供的LTE基帶芯片,具體型號為Intel XMM 7360,其理論最高下載速率為450 Mbps。
而搭載高通基帶的iPhone 7最高可以達到600 Mbps。為了保證兩個版本使用體驗的一致性,蘋果在系統(tǒng)底層對高通版iPhone 7的數(shù)據(jù)吞吐性能做了限制,曾引發(fā)爭論。
而在今年的iPhone 8和8 Plus上,蘋果繼續(xù)執(zhí)行基帶芯片混用的策略。這也是高通起訴蘋果的直接導火索,因為高通覺得這下自己的技術肯定泄露給英特爾了。
但是就目前來說,英特爾基帶芯片的差距還很大,它的速率性能比不上高通,不僅如此,高通還有網(wǎng)絡制式的優(yōu)勢,說白了,美國的Sprint和Verizon,還有中國的電信等運營商,都是部署的CDMA網(wǎng)絡,iPhone想要支持這些大運營商,就必須用高通芯片。
為此蘋果也在自行研發(fā)基帶芯片,挖走高通基帶工程師Esin Terzioglu就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這位高管將領導無線SoC團隊,目標必然是力爭擺脫對高通的依賴。
畢竟蘋果一直以來就在做著自主化進程,從CPU、GPU、ISP信號處理器、視頻編碼器,到以后的筆記本的處理器、通信基帶芯片。自主化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不管是推動英特爾芯片繼續(xù)提升也好,加快自主研發(fā)的速度也好,都意味著蘋果得研發(fā)的投入會進一步提升,這部分成本也將分攤到 iPhone、iPad 價格中。
同時,蘋果與高通之間擴日持久的專利糾紛,可能也會讓高通死死卡住專利授權費用這扇門,專利費越高,產(chǎn)品的價格肯定也會上漲。再加上這兩年電子元件上漲的趨勢,恐怕以后出的iPhone都只剩逐年提價的份了。
唯一可能破掉高通高額專利費的機會,出現(xiàn)在5G通訊技術的成熟。3G—4G時代高通還可以憑借獨家專利高枕無憂,但幾年之后,5G得到普及,高通的壟斷地位也會逐漸喪失。
而5G也是中國企業(yè)的大好機會,畢竟彎道超車,誰主導,誰就先走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