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絡版日前刊文,谷歌和蘋果近期都相繼推出了各自最新的移動操作系統和服務。然而,這些更新和改進多少都與市場部分現有服務“雷同”。隨著操作系統性能的不斷完善,這兩家企業能否繼續保持創新?誰又會是移動領域下一個創新者?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最近,Android和iOS都紛紛推出了各自下一迭代的操作系統,那么現在,讓我們退回一步,看看這些新操作系統帶來了那些新技術,以此,讓我們知曉未來移動的發展方向。不過,當看到蘋果和谷歌的發布會時,我腦海里出現了一個畫面:這兩個領先的操作系統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與對手的競爭上,在解決相同問題時所采用的方法都大同小異。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谷歌I/O開發者大會和蘋果的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來看看你的下一款移動設備將具備哪些功能?
■下一代Android
谷歌I/O大會上最大的新聞或許并非來自大會本身。隨著Android操作系統碎片化愈演愈烈,加之企合作伙伴似乎沒有按照谷歌希望的那樣快速升級Android操作系統,對此谷歌表示,其在今年將不會發布操作系統。新操作系統版本的鎖鏈式預測方法被打破了,Android4.2短期內不會被Android4.3取代。 就Android操作系統自身而言,這是件大事,因為其顯示出谷歌在對待操作系統核心架構方面會做出哪些變化。
不過,不推出新的操作系統并不表示谷歌停止開發更多新功能以縮短其與蘋果之間的距離。就消費者角度來講,谷歌推出了:
GooglePlay游戲服務,與蘋果游戲中心(GameCenter)競爭。這對于游戲開發者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硬貨”,但是iOS游戲中心推出已數年,而且現在蘋果甚至將游戲中心預期OSX操作系統進行了整合。
谷歌云消息服務,越來越像蘋果的推送提醒服務。這些改進讓用戶擁有了更好的使用體驗,但是,與蘋果iOS很像。
確保通知服務更新及跨設備同步,消除多個設備相同通知反復出現造成的困擾。這對用戶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接觸體驗,但是很難將之定義為革命性改進。
推出流媒體音樂訂閱服務GooglePlayMusicAll-Access,與Pandora和Spotify等流媒體服務競爭。這對谷歌而言非常好,讓其擁有了一個全新的營收來源。但是,該服務并不會對競爭格局造成大影響,因為,谷歌在該領域的競爭對手已經打下了多年的基礎。
跨平臺聊天系統GoogleHangout。該系統可在Android、iOS及Chrome等平臺運行,目標直指蘋果iOS和OSX平臺的iMessage信息服務。
兼容iOS和Android平臺的新版谷歌地圖,改善了路線變更服務性能,增加了交通路況信息。對于那些在車內使用手機的用戶而言,這些性能至關重要。但是,同時在iOS和Android平臺推出這些功能意味著,這款服務在兩個平臺差異化的終結。
所有這些功能都非常出色,Android系統的使用體驗和有趣性也將因此得到提升,所有這些功能都可以推送給現有Android用戶,減少新操作系統可能出現碎片化的幾率。
但是,所有這些功能可以說沒有一個是創新產品。每一個改進都不約而同的與一些現有服務功能重合,因此,當說到移動產品是,谷歌給人的印象也不再是跳躍式的創新型企業了。
■下一代iOS
在對谷歌和Android開涮之前,我們先看看蘋果的iOS7操作系統。對蘋果而言,一切都非常出色:自推出初代iPhone以來,在移動領域,蘋果一直被視為思想領袖。因此,蘋果WWDC大會就成了早期用戶、開發者,甚至是蘋果競爭對手向往的地方,以借此來了解蘋果將如何改變這個產業。在過去幾屆的WWDC大會上,蘋果推出了觸摸界面、應用程序和應用商店等概念。
所以,當蘋果推出iOS7時,人們都將目光釘在上面。雖然iOS7的新外觀和感覺是受人們關注最多的地方,但是蘋果還為消費者推出了其他一些性能:
立體的多任務處理系統,縮小iOS與Android之間的差距。
控制中心,允許用戶迅速打開或關閉Wi-Fi、藍牙等核心功能。這項功能很不錯,但是Android操作系統早早便具備這項性能,甚至遭到其一些合作伙伴(比如,三星)的濫用。
網頁瀏覽器全新的標簽組織方式。讓人不禁想起谷歌Chrome移動瀏覽器。
AirDrop功能,用戶可以借此向鄰近用戶“發送”多個內容(照片、視頻等)。這是一個很出色的概念,但是并非首創,三星已在一年前推出類似功能,而Palm早在20多年前就推出了這個理念。
全新的拍照模式,與Instagram類似。說到拍照,蘋果還推出了iCloud照片分享,該產品與谷歌Google+的照片分享功能類似。
iTunesRadio,與Pandora、Spotify還有GooglePlayMusicAll-Access等音樂流媒體訂閱服務類似。由此可以看出,在產品命名方面,蘋果要比谷歌強。
Siri默認搜索轉向微軟必應(Bing),與谷歌Android的自帶語音搜索功能競爭。將Siri默認搜索轉向必應這個做法,進一步拉大了谷歌和蘋果之間的距離,但是在用戶功能創新方面,谷歌和蘋果的“欠收”卻讓這兩家公司又走近了。
車載iOS,讓iOS操作系統更好的與汽車進行整合,這與三星Android旗艦設備的功能類似。
推送通知跨設備同步,與谷歌最近發布的推送系統更新類似。
要再說明的是,所有這些功能,對iOS用戶來說都都異常出色,并且提高了iOS操作系統的整體使用體驗。但是,這其中有任何革命性的改進嗎?并沒有。谷歌最近似乎遭遇思源枯竭,并且開始“iOS化Android”,而蘋果似乎也遇到了創新瓶頸,開始“Android化iOS”。
■誰將是移動領域下一個創新概念推手?
似乎,操作系統在2013年似乎不會出現較大創新。改進會有,但是這些移動領域領先企業似乎已經決定了他們2013年的競爭主題:
對谷歌來說,這是一場反碎片化戰爭,谷歌正在努力研發,不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確保新功能的推出。
對蘋果而言,新用戶界面的接受度及進一步嘗試消除chrome可視化效果的戰斗。
對微軟而言,其主要關注的是利用社交作為其移動操作系統的中心,嘗試吸引開發者,填補功能空缺。
對黑莓來說,其要努力趕上行業發展步伐,保住操作系統第三位的排名,不要被微軟奪走。
這樣看起來,移動系統之間在關鍵層面的差異化正在消失,這或許表明, 我們正在接近移動操作系統新的成熟階段,其對于原創新自由架構的要求更少,但是這或許也說明,未來移動操作系統的更新將缺少新意。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