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手機領域,對產業鏈把控最強的只有兩家,一個是三星,而另外一個就是蘋果,后者雖然沒有實際的去制造和生產一些東西,但是他們的布局和財力,足以做到掌控全局。
作為今年創新最強的手機之一,iPhone X給蘋果帶來了極高的收益,而這款手機也再次展現了蘋果對產業鏈控制的強大實力,如此創新十足的新機,只用了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做到了完全現貨供應,的確是很夸張。
現在產業鏈梳理了iPhone X的供應商名單,而這些供應商就是站在這款手機背后的功臣,大家環環相扣才保證手機能夠大規模量產下去。
從梳理的名單看,iPhone X供應商達到了201家,其中臺灣廠商達到了52家,而美國廠商占據44家,日本則是41家,國內廠商(加上香港)一共是28家,韓國為12家。
從供應部件的核心情況來看,美國、日本和韓國相對都是比較高端的,而國內廠商主要集中在生產玻璃蓋板、電池、連接器和組裝上。
之前韓國媒體曾表示,該國掌握了iPhone X生產絕對權,打上“Made In Korea”也不為過,現在來看,確實有點太過于自大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