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于蝦米這種商業模式何時才能盈利,王皓坦言“真的不知道”。
除蝦米之外,還有一些音樂領域的創業者們像YY音樂、酷狗繁星等音樂秀場,則是開啟了網絡草根明星平臺的運作模式。其中,YY音樂頻道主要提供在線直播和音樂表演服務,表演者用卡拉OK、唱歌比賽、視頻等方式與觀眾互動,而YY音樂則通過虛擬禮物、會員特權、頻道競價等方式實現付費增值業務。據了解,YY音樂在去年上半年就獲利近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YY語音平臺中很多用戶早已形成付費享受特權的習慣,但這種秀場盈利模式也引起了圈內人的普遍爭議。復星文化的錢中華認為,服務商“在音樂制作成本非常低的情況下,要建立超越版權收費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思路。”然而,可惜的是,“大部分創業者的項目在體驗方面沒有太大的突破,跟10年前的數字音樂沒有太大的區別。”
數字音樂時代的規則是體驗為王,而數字音樂領域的盈利空間將在中國音樂版權保護環境發展成熟時加速釋放。屆時,提前進行產業布局、解決了產品黏性、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的內容服務商,將會占領市場的主導權。
■音樂產業新玩法層出不窮
跳過中間商與運營商直接合作的模式,可以為內容提供者帶來更大的收益。
數字音樂產品的探索和創新,遠不止停留在付費下載、網絡音樂秀場、音樂社區這些已經逐漸成形的模式上,唱片公司、音樂人、平臺服務商一直在找尋更適合市場的生存方式。
樂童音樂的創始人馬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一個在國內還稍顯青澀的模式:眾籌。馬客在過去的創業經歷中得出結論:“音樂產業里小成本的創業公司,在前期根本解決不了版權、曲庫種種問題,”仿照國外眾籌平臺KickStarter的操作模式,樂童音樂設立了預售或固定這兩種籌資模式。
“在樂童上發起或支持項目是完全免費的,如果選擇靈活的預售籌資模式,不論最終是否達成音樂人的籌資目標, 都可以獲得一定的籌資金額,并給予支持者回報,如果選擇固定的籌資模式,若最終未能達到籌資目標,資金將返還給支持者。”馬客表示,如果項目成功,樂童將抽取10%的服務費。談到未來的發展規劃,馬客希望把它打造成音樂領域的淘寶,并且圍繞音樂服務的各種需求,比如演出、周邊、專輯營銷等,找到新的贏利點。
除了這些數字音樂市場的新寵,往日長期占據產業鏈頂端的唱片公司,當然也不會作繭自縛。比如剛剛簽下臺灣歌手陳珊妮的和氣音樂,他們并不完全遵循傳統的唱片公司運作模式,而是在數字音樂的時代里,尋找新的市場定位。
和氣音樂創始人張雷向記者表示,“和氣音樂是依托于互聯網興起的唱片公司,希望通過快速的被大家發現的方式進行傳播,從而得到相應的影響力。我們運用網絡和收費化媒體來完成作品的快速傳播。”
時代在變,傳統唱片業巨頭也不得不直面當下的行業現狀。去年9月,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參股多米音樂,助其拓寬數字音樂領域業務渠道,構建全產業鏈,進而邁向“綜合影視娛樂傳媒集團”。
電子唱片和唱片APP的模式,也正成為傳統唱片公司擺脫傳統盈利渠道、重塑產業鏈的救命稻草。上個月,林俊杰的APP數字專輯《因你而在》登錄手機客戶端,成為下載榜首,也使唱片公司看到了這一新興市場的潛力。
在相征看來,電子唱片作為一種全新的數字音樂產品,內容比傳統CD更豐富,包括新專輯全部歌曲、MV、造型照、介紹文案及藝人錄音片花等,而APP專輯最大的特點是增強了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它可以聽、可以看、可以觸摸、還可以成為交流溝通的平臺。“這種跳過中間商與運營商直接合作的模式,也可以為內容提供者帶來更大的收益。”
此外,網易、蝦米、酷狗等都將云音樂平臺的開發、運作視為日后發展的重點方向。王皓表示,將云分享技術運用到音樂中,可以使用戶把自己喜歡的各種信息, 包括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內容,用一種統一的方式同步到數據庫,在電腦、手機、電視等各種終端中實現音樂與服務的共享,而“音樂云”概念也將會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
(作者:馬伊莎)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7月8日10:30: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884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