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是蘋果App Store的五周歲生日。08年的今天,App Store正式發布并上線,在當時僅有62個國家和地區,軟件數量也只有500個的情況下。上線一周,軟件下載量便突破了1000萬次。而在當年9月,這一數字更是突破了1億。
為了記錄這一時刻,蘋果在iTunes上特別制作了慶祝頁面,并羅列出了自App Store正式上線以來的重大里程碑瞬間。同時推出了5款熱門應用和5款熱門游戲的限時免費活動。
從08年的一家獨大,到13年的一片紅海。App Store的下一個五年充滿著未知的變數,他還能和現在一樣這般風光無限嗎?
■因為他們,蘋果接下來將越來越難
在iTunes紅透大江南北的時候,Google Play和Windows Phone Store也沒閑著。前者在9個月前宣布應用下載量已突破250億次,后者更是在短時間內將商店中的應用數量提升到了12萬個。
曾有人說系統平臺的質量決定著應用程序的數量。App Store和Google Play便是典型。前者凝聚了蘋果對iOS產品細節的偏執渴求,讓人難以對其說不。后者則更多的借助開源為市場添上了翅膀,誰都想坐上去試試。
據截至到今年5月底的最新數據顯示,Android智能手機在各個國家的市場份額都要高于其他競爭對手,其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逼近至70%。相比之下,蘋果iPhone僅是在美國市場達到了42%的份額,但在其他國家的表現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
現代足球哲學中有句名言,“比賽輸了,場面踢的再華麗也是扯淡?!睉蒙痰旰拖到y平臺與生俱來的相輔相成關系,決定著用戶數量和市場份額才是決定未來輸贏的勝負手。
■創新,已不再是蘋果的專屬代名詞
再用“創新”二字來形容現在的蘋果,也許就是對其他科技公司的否定。
簡單的來說,消費者對硬件產品創新的感知會更深。就拿蘋果舉例,每年的新品發布都能令世界各地的“果粉”如同集體打了雞血一般,自備鋪蓋卷早早的駐扎在零售店門前爭當“第一”。人們往往記住的是某件產品,而不是產品中的技術和細節。
蘋果近兩年在硬件產品上的創新明顯不足。被瘋傳一時的蘋果電視和智能手表恐怕今年還是露不出廬山真面。反倒是谷歌和一些國外初創公司抓住了機會,開拓了一片可穿戴式設備的“新戰場”。就連國內的某些廠商都忍不住開始做手環和手表了,蘋果你還在等什么?再優秀的平臺,再全面的商店恐怕也抵擋不住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