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量化自我”運動的興起,人們對于數據的利用越來越感興趣。因為通過對數據的挖掘,我們能夠增強對自身的了解,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受此啟發,兩家初創公司將目光放在了提高駕車技能上。那么,他們的手機應用是如何獲取行車數據的呢?
原來,根據《清潔空氣法案》,美國環境保護局對制造商的汽車做出了一個硬性規定。1996年以后生產的汽車都必須安裝 OBD 系統(車載診斷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監控尾氣排放。
不過,對于初創公司 Dash 和 Automatic 來說,OBD 系統是一個完美的數據源。Dash 的 CEO Jamyn Edis 對 Fastcompany 網站說,“這個數據源已經開放了 17 年,但是幾乎沒有人用它做過什么東西。”
目前,Automatic 銷售一款名為“Link”的 OBD reader。用戶可以把 Link 插到汽車的 OBD 插口,然后與手機應用配對。應用將會了解用戶的駕駛風格。在用戶進行猛剎車、猛加速、超速駕駛時,應用會做出語音提示,幫助用戶省油。
另外,它還會對用戶進行每周打分,顯示每周駕駛細節等。Link 有一個內置的加速儀,能夠探測到車輛是否遭遇事故, 及時把相關信息報告給警方。Dash 的應用能做到同樣的事情,不過,它也有些獨特的功能,比如讓用戶比較駕駛分數的排行榜。另外,Dash 還考慮發布 API,從而將數據與其它應用分享。
Dash 和 Automatic 并不是第一個發現 OBD 用途的。機械師、汽車愛好者早就開始利用它,而一些保險公司也會用 OBD reader 來檢測安全駕駛情況。不過,Dash 和 Automatic 發掘了其大眾化的可能性。Automatic 的產品主管 Ljuba Miljkovic 說,通過手機應用,用戶能夠“感覺更有控制力,了解行程和花費,改進駕駛技能——我覺得這很有趣。”
(作者:積木)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7月31日12:22:1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947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