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的四要素:品牌名稱、品牌標識、品牌宣言、品牌宣傳來看,“紅米”與“小米”并未做好品牌區隔。使得紅米這個新品牌演變為小米的品牌延伸,而導致了小米品牌稀釋,對小米品牌帶來了不利影響。顯然,“紅米”品牌的策劃一開始就失敗了!
■“紅米”品牌的策劃一開始就失敗了!
小米公司最近推出了“紅米”手機,很多人從產品和性價比去評價這款產品,認為產品極具殺傷力,將帶來不錯的銷量。拋開這些且不論,單從品牌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紅米”品牌策劃和執行上出現了嚴重失誤。
雷軍在發布會和微博上都明確聲明“紅米”是有別于“小米”的獨立品牌,但從品牌的四要素:品牌名稱、品牌標識、品牌宣言、品牌宣傳來看,“紅米”與“小米”并未做好品牌區隔。使得“紅米“這個新品牌演變為”小米“的品牌延伸,而導致了“小米品牌稀釋”,對小米品牌帶來了不利影響。顯然,“紅米”品牌的策劃一開始就失敗了!
從品牌名稱上看,紅米與小米品牌名稱區隔不清晰,是一次失敗的品牌命名。企業推出一種新產品,其品牌策略有三種,第一種是單獨為新產品建立一個新品牌(如中興手機的獨立品牌“努比亞”),第二是在原有品牌下建立新的子品牌(如蘋果的iphone、三星galaxy、華為ascend) ,第三是繼續使用現有品牌。第二、三種策略稱為“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而在實施品牌延伸時,現有品牌被稱為“母品牌”。
雷軍的原意顯然是想采用第一種策略,即建立一個全新的品牌。但由于公司既想讓新品牌與原有的小米品牌有一定延續性,以使得新品牌能分享到小米品牌的影響力,并降低消費者的品牌識別難度,又希望定位低端的紅米品牌不要影響了定位“高端發燒機“的小米品牌形象。
正是在小米公司經營者的這種猶豫糾結心理下,誕生了”紅米“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品牌名稱,一個與原有“小米”品牌相似度很高的新品牌,與原有的“小米”品牌名稱過于曖昧而導致品牌切割不清。
從最近一些媒體文章來看,即使是一些專業人士也認為“紅米”是“小米”這個母品牌下面的低端子品牌,甚至只是一款小米低端機名稱,而不是一個區別于小米的全新品牌。于是小米公司精心策劃的“新品牌”策略演變成了意義完全不同的小米品牌往低端市場延伸的“品牌延伸”策略。
定位低端的“紅米”品牌把原先定位“高端發燒機”的“小米”品牌形象拉下來了,對小米品牌造成了“品牌稀釋”的不良后果——將削弱消費者對小米品牌和產品的識別能力,也削弱了以“高端機發燒友”自居的米粉(小米忠實用戶)的品牌歸屬感,從而導致用戶對小米品牌忠誠度的下降,也意味著小米品牌價值的下降。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8月4日11:05:3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961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