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就像是戴在臉上的攝像頭,搭配聯網的屏幕;現在看來,健康設備倒是可穿戴里面最成功的一支——有用,而且不貴。
■簡單易用
一款新設備,尤其是可穿戴設備不應該像一個新項目一樣——還要來份計劃書。我們希望操作起來應該是無障礙不麻煩的,畢竟你是為了不從口袋把手機掏出來。另外,可穿戴設備不同于筆記本或者手機,很多潛在用戶對它并沒有那么了解。
Pebble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你用它當手表和尋呼機(接收各種消息)的時候很容易,但如果你想安裝一個app——沒有方便的app store,并且太多的app都處在測試階段。這就是爸爸媽媽級的用戶不會買的原因了,買了也不會用。
■有型,有趣
在可穿戴技術展上,Shine這款硬幣大小的防水計步器就非常吸引眼球,因為夠酷。它表面還有閃爍的LED指示時間,帶有磁性能吸附在衣服或者包上,加上表帶可以作手表。
拿外觀作為評判可穿戴設備的標準似乎略顯膚淺,但在科技領域有型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那些你時常要用到的設備。iPod、iPhone、HTC One,這些東西難道不是因為有型而更具吸引力么?有型也不僅限于硬件,好的交互風格同樣重要。
回過頭來看Vuzix M100, 偶爾在家戴一戴尚可。要讓我帶著出門,我只能說“呵呵”了。Google Glass比這要略好一些。但越是戴在面部的設備,制造商們在外形上就越要下功夫。
要么做成萬能的,要么就簡單便宜
拿Kreyos這款智能手表舉個栗子:
支持Android,iOS和Win 8平臺;健康監測功能;能裝app;帶揚聲器;能接收消息;能跟ANT+的健康設備連接,比如心率監測。聽起來潛力巨大,但如果它能專精于把三四件事做好,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設備間實現互聯非常重要,以后人們可能有好幾種設備跟手機相連。如果連接的傳感器能嵌入到各種各樣的設備中去,那我們可能還需要一個hub做中心。
很可能這個hub還是手機。
■還得趕在巨頭到來之前
有時候看看Kickstarter上的這些項目或是同類的創業公司,總覺得都是巨頭登場的前奏。時間一天天過去,三星、蘋果、微軟、谷歌、LG還有…,可穿戴設備都已經上了它們的日程。
小公司們以何為生?簡單,用戶買得起,好用,還有就是有型——讓人記得住。做到這些并不容易,但可穿戴技術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沒有人離了它過不去,你要使人們相信他們需要這么一個設備。到目前為止,除了健康領域,我們能看到強烈的需求嗎?
我們可能需要那些巨頭們打造殺手app和在線服務,甚至是新的設備互聯標準。眼下,對于這些小設備的建議是:簡單,然后不貴。
可穿戴設備眼下確實是一片繁榮的場景,但等到普通人開始消費這些產品時已是大浪淘沙后的格局了。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8月4日11:07:4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961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