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NTA創新傳播創始人申音和騰訊共同發起的產品家沙龍在最近舉辦了一場以智能硬件為主題的活動,通過幾位行業創客的分享以及重量級嘉賓的毒舌點評,對可穿戴式設備目前的現狀以及未來的前景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最近一段時間,互聯網IT圈談論最熱烈的已不是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而是谷歌眼鏡、3D打印、無人駕駛汽車、蘋果手表等一系列可穿戴式設備,這些好像都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未來,這些未來也許就是我們今后五年最大的創富機會。
在沙龍上,同樣是把手腕視為可穿戴式設備創業核心的大麥健康聯合創始人向怡寧和映趣科技創始人王小彬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麥科技主打的“麥步計步器”是一款可以夾在衣服上的健康類硬件。向怡寧表示:“我們的方向或者說思路,不是強調運動,而是強調健康。我們希望做的是簡單,給你帶來純粹的樂趣,然后非常好用,適合男女老少。”而與微信的深度結合也是其最大的亮點之一。他還談到:“隨時的在微信中分享自己的數據,同步到朋友圈,與好友在線上競爭排名等一系列社交功能使得這款產品更多的能夠被年輕人所認可。”談到智能手表,王小彬分享到:“可穿戴式設備這個領域目前是一個勇敢者的游戲。
在兩年多以前我們就著研究智能手表,在目前一片藍海的情況下,是一個很好的創富機會。”而針對即將于8月8日發布的InWatch智能手表,他則解釋到:“就目前來說,在硬件上供應鏈得不到支持,軟件上又沒有核心競爭力是擺在當下最大的問題。”
針對沙龍上幾位創客的分享,小米科技創始人王川也發表了自己的三點看法:“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后不一定成功,因為成功的核心因素在于你是否抓住了最佳的時機;硬件創業者面對的最大的困難是供應鏈,聽說聯想、華為、中興都被三星坑過;做硬件和做海鮮一樣,千萬不能有存貨,一旦賣不出去,它就一天天貶值。”就目前的可穿戴式設備而言,市場和廠商之間還需要長時間的磨合才行。
而對于如何做一款硬件產品,3G門戶 & GO桌面的創始人張向東闡述了他“用互聯網思維做智能硬件”的想法:“如果今天我不是3G門戶&GO桌面的創始人,我愿意做一個可穿戴設備的硬件創業者;智能硬件創業者的真正競爭對手在互聯網,互聯網一代出來的思考方式,做這些新產品的人;互聯網的思考方式將改變智能硬件;沒必要恐懼大數據下的智能設備。”
在沙龍上,幾位行業創始人和嘉賓都看好可穿戴式設備未來的發展前景,而對于中國這塊神奇的市場,創客們還需再加把勁。
(作者:李競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