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北路隧道全長1835米,雙向共六個車道,是鄭州市內南北交通的大動脈,與京廣南路隧道相隔不遠。此次鄭州暴雨,京廣隧道是積水最為嚴重的地方之一,有兩百余輛汽車被困。據現場排水救援工作人員介紹,隧道內積水最深時達到13米左右。從7月21日下午開始,抽水機按照每小時3000方的流量,一直不停抽水。
7月23日下午6點,京廣北路隧道南口的積水已經抽出,露出入口。京廣北路隧道北口,抽水機仍在工作。京廣南路隧道內部還有積水,抽水工作仍在繼續。
目前,救援清理工作仍在繼續。據鄭州市城管局黨委副書記李平現場介紹,目測隧道內已經沒有被困車輛。
7月23日下午6點,京廣北路隧道南口的積水已經抽出,露出了隧道入口。隧道北口,抽水機仍不斷抽水,積水被排到隧道上方的主干道,再引入路邊下水道中。京廣南路隧道內部還有積水,抽水工作仍在繼續,需等水全部抽完才能清理隧道內淤泥。
被困車輛也不斷被拖出隧道,暫時停放在路邊。警察、消防隊員在現場持續搜救。同時,環衛車輛陸續進入隧道,處理污水和隧道內淤泥。現場排水救援工作人員介紹,隧道內積水最深時達到13米左右。從7月21日下午開始,抽水機按照每小時3000方的流量,一直不停抽水。
已確認有人員遇難,具體人數還在核實中。記者了解到,7月21日,排水搜救過程中曾發現兩名遇難人員遺體。據周圍居民提供的視頻顯示,昨日下午,京廣北路隧道南口處只剩下五六輛被困車輛。
當拖車在入口準備轉運時,一位民警快步走向汽車,彎腰朝著駕駛室和車內張望觀察,回頭擺手示意。附近居民感慨,“這說明車里沒人,這是最美的手勢”。
“他倆想著隧道里積水的情況可能比路面要好,就騎著我的黑色電動車又出發了,穿著我帶的藍色雙人雨衣,我倆留在了原地。”7月20日四點之后,初二學生勞琦(化名)在京廣北路隧道口(近中原路)附近派出所與同學李浩鳴、許玉昆分開,兩個同學騎著電動車進了隧道,就此失聯。
鄭州氣象臺公布,20日當天16-17時當地降雨量達201.9毫米,超過國內陸地小時降雨量極值。
7月23日中午,隧道的淤泥仍在清理中。以下為勞琦的口述:我和李浩鳴初中同班,我們四個(包括勞琦、李浩鳴、許玉昆、許凱(化名))小學和初中都是一個學校的,玩得比較好。我們正在上初二。
那天(7月20日)我下午一點多和許凱分別騎電動車出來,我倆挨著住,都在和平路上,去李浩鳴家還問他借的充電器。當時已經下雨了,不過雨不大,最后雨越來越大。
當時我看到由北向南車道的水開始往由南向北那條車道灌,發現很多車在里面往外走,還有很多在里面熄火了。有的汽車和電動車上來了,有的只有車主出來了,出來的車主渾身都濕了。我趕緊掉頭退出來了,繼續在洞口等了快二十分鐘,這期間經過我的車大概有幾輛,也有電動車,但是沒有看到我的兩個同學。因為隧道的出口和入口之間有一堵墻,里面也有很多出口,我也不知道他倆從哪條出來。
后來,我倆實在站不穩了,兩股對沖的水流產生了浪,擔心再等下去可能被水沖走,就上來了,到附近的朝陽賓館里避一避。朋友的手機也只剩10%的電了,拼命給他倆撥電話,先是無法接通,然后再撥就關機了。我們接著打110和網上查的救援電話,救援電話說先撥110或試試其他救援電話,110則一直忙線。
天馬上就黑了,我們待到了晚上七點多,就跟著路過的幾個大人走一條安全的路回去了,我到家已經是八點半。我手機充上電就一直給他們打電話, 還是沒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