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來自知乎“如果中國從一開始就沒有盜版軟件,中國的IT會是什么現狀”的回答。
針對這樣一個問題,很多人會做很夸張的假設,很多答案都很荒謬。那些荒謬的答案都基于一些錯誤的假設,例如“沒有盜版Windows會阻礙整個社會的計算機普及”。不要忘記了,Apple II(編者注:1978年上市售價1300美元)曾經有多貴,結果中國還不是搞出來“廉價”的中華學習機滿足了市場的需求。又例如說“正版Windows太貴了所以買的人少,結果開發者也少造成軟件很貴",而現實必然正好相反。不信你可以看看幾年前Mac軟件和Windows軟件售價的區別。在沒有iPhone帶動以前的Mac比現在更加小眾,在Windows上已有的免費軟件,同樣功能的Mac系統軟件會被蘋果要求做的很精美符合Mac風格,然后還要收你20美元,即使這樣Mac上的軟件還是應有盡有。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不管有沒有廉價的盜版Windows,開發者都會去做大量廉價且低質量軟件,不可能變得只有少數高質量軟件的。
假設反盜版是強制執行的,并且其社會成本相當低,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國擁有越來越多的軟件公司出現,軟件價格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現在的狀態——免費加廣告或很低的價錢, 就跟AppStore中大多數應用一樣。這其實是很簡單的經濟規律。觀察一下中國的硬件發展史就知道了,過去先有有思科然后才有華為,現在有了iPhone然后才有了小米,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人想盡一切辦法創造更廉價的替代品。中國龐大的市場加上較低的人均購買力,會使得任何市場的發展經歷相似的過程。
但是盜版打破了這一看來非常合理的發展過程,讓很多國外軟件沒有出現相應廉價的替代品,全中國人都在用售價昂貴的國外軟件,只是因為盜版,沒花一分錢。
■一開始正版很貴,你可以等便宜再買
有人說沒有盜版軟件我就用不到很多好用的軟件,但是在用之前你也不知道你有這樣的需求?。縎team(編者注:美國在線游戲平臺)上的游戲60一個,買不起要死要活嗎?當初誰都買不起大哥大的時候不見有誰要死要活的??!要知道你不能用盜版的消費習慣套在正版上。美國的中小學生賺到60美元零用錢買一個游戲,真的是要糾結半天的。因此買到后必須玩個徹底才覺得值回票價。中國玩家玩盜版沒有成本,所以直接開作弊器通關,一點深度都沒有。此外不要忘記了Steam上60美元新游戲一年后就變成30美元,并且偶爾打折到10,你就非玩最新的不可嗎?你每年都換最新的iPhone啊?
你每年都燒一張500美元的新顯卡來玩最新的游戲?。课蚁嘈呕ǖ闷疬@個錢的人,是不介意所有游戲都買正版的,真正喜歡的游戲還會買珍藏版。
有人說ACDSee(編者注:相片編輯管理軟件)貴。在Windows95年代,看不了圖片有那么重要嗎?當年你買個VCD機也很貴,你不一樣是等VCD機廉價到你可以接受的程度時再買的。在你買得起VCD機之前也沒聽你說過因為看不到VCD而要死要活啊?不要因為自己用盜版就把自己的習慣套在正版用戶身上,把可有可無的需求當做硬需求。
你只要把問題改為“如果中國從一開始就沒有免費手機”就明白那些答案跟現實偏離得有多遠了?,F實中手機當然是要錢的,但是初買不起大哥大的人并沒有因此而要死要活,現在買不起Apple的人至少可以考慮買三星,還有人認為三星不夠廉價而造出了小米。這就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律,有足夠多的消費者想買而還買不起,就會有人想要去占領這個空白的市場。
■中國互聯網繼承了中國軟件未竟的使命
有人會問,如果沒有開發者像你說的那樣開發廉價的替代品怎么辦?那請你不要忘記了中國還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如果軟件跟硬件一樣的話,即使企業沒有主動去模仿,政府也必然會支持國內制作同質化的兼容性產品的, 無論是Apple II到中華學習機,還是思科路由器到華為路由器,都是一樣的道理——你作為一個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要進入中國市場就必須按照我的游戲規則玩。也就你是一邊賣一邊允許我偷偷地學,以市場換技術,最終培育一個中國的競爭對手,制造完全同質化但劣質一點也廉價一點的產品跟你競爭。
如果軟件也如此的話,或許現在很多主流的軟件都有對應的中國仿制版本,由一些或多或少接受中國政府扶持的企業制作。盡管這個過程在軟件行業沒有發生,但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行業最終還是回歸這個路線了。
(作者:CatChe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