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谷歌說:“Android開放。”于是OEM們都來了。跟著OEM們說:“差異化。”然后Android的碎片化越來越重,碼農們杯具了。但現在谷歌有了Google Play Services:“你們愛咋整咋整。”
一個月前,Nexus設備上都已經陸續收到4.3的更新。但普通設備用戶還要等上許久(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吧…)。
■谷歌正悄悄改變Android的更新策略
目前,整個平臺上更新到Android 4.3的用戶僅有6%,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無論是論壇還是周圍的Android用戶好像都不在意這事。
那是因為4.3的重頭戲:新的相機UI、藍牙4.0支持、OpenGL ES…—說實話,除了相機更新還真沒什么意思。難道是谷歌江郎才盡沒啥好弄了嗎?
這得從Android的更新流程說起,Android在OEM上的更新通常是這樣的:三星等廠商們拿到谷歌的新版本,增加自己的修改(比如TouchWiz),然后發給運營商—于是好幾個月過去了。
整個更新Android設備的流程涉及N家公司的若干設備。如果某臺設備賣得不好,OEM根本懶得更新。OEM本身對更新這事也提不起太大熱情。
所以從谷歌看來,
與其去求OEM們還不如靠自己。今年的I/O大會就很好地展示了他們的新策略:大會上沒有發Android的新版本,但Google Hangouts、Google Play Games、APP和游戲數據的云存儲、Google Play Music和Google Maps的重新設計…而且大會過后還有遠程Device Manager,哪一樣不比4.3的干貨多。而發布這些更新,谷歌根本不用去動底層OS。
■OEM說了不算 Google Play Services說了才算
總之,谷歌的策略很簡單:他們開始把干貨挨個放出來,但就是不打包成Android整個版本的更新。這樣會伴生一個新問題—怎么確保新服務跟OS兼容呢?答案是Google Play Services。
Google Play Services本身是一個奇葩APP,看看它能調用的權限就知道了—我們幾乎可以把它看成一個系統級的進程,甚至有必要的話它不需要用戶授權就能給自己增加權限。
幾乎在每部Android設備上,Google Play Services都時不時地會在后臺運行,而且所有的Google APP都依賴前者。Google Play Services可以升級,
但它不像一般APP通過Play Store,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用戶無法控制的機制。大部分時間,用戶其實都不知道Play Services在自行升級。谷歌為什么這么做呢?原因很簡單—這是谷歌家的新平臺。
■一定程度上意味著Android轉向封閉
在I/O大會之后,谷歌的策略已經越來越明朗了。Play Services掌握系統級的權限,但谷歌可以控制它的更新;它作為谷歌預裝APP的一部分,代碼不開源的。OEM們沒有權限修改Play Services,所以它完全掌握在谷歌手里。
當下Play Services控制的服務包括地圖、谷歌的賬號同步、遠程擦除數據、消息推送等等等等。如果你把它關了,絕大多數的Google APP都會掛。
Google Play Services能確保98.7%的設備更新
光看這個數據你就知道為什么谷歌要在Play Services上干這事了。相比6%的Android 4.3更新率,一周/兩周更新一次的Play Services能覆蓋到Android 2.2版本—這意味著3年前的手機都可以有更新。
在Google I/O后的一周,他們發布的一系列新API幾乎在每臺Android設備上都能兼容,所以感受一下Google Play Services的威力吧。
■Android現在是一個不需要更新的OS
谷歌在過去的幾年里,已經陸陸續續把所有的服務都從OS上剝離了出來,包括Play Store本身都是能單獨更新。看一眼谷歌Play Store賬戶就知道,絕大部分的服務,包括默認Android 服務都是能脫離系統更新改用進行單獨更新的。
上面的截圖是個很好的例子,Gmail、地圖、搜索、Chrome、日歷甚至是Play Store。現在Android上余下的服務需要OS更新的大概只有:硬件支持、應用架構的API、還有設置APP之類的高權限應用。
以上就是碎片化是如何被打敗的。當你在不需要更新Android版本就能更新每項服務時,三星說話還算數嗎?而原本留給新Android版本的更新用戶早前就能獲得時,還有誰去關心Android 4.3還是Android 3.4呢?
因而也難怪Android的版本更新速度放慢,但另一方面利用Play Services更新Android服務的策略也使得用戶更早用上最新服務,開發者無需像過去一樣等到新版本有足夠大的裝機量才開始就新API的開發。這么看來,無論對用戶還是對Android生態,新策略都是有益的。
(作者:吳德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