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

科技評論188閱讀模式

前幾天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公布的全新的數據里面,有個數據其實值得關注和思考:中國網民90%以上已經用上了100M以上的帶寬。

但其實我們并未充分的利用好現在ISP給我們的帶寬,多數時間還是處于閑置狀態。

目前對網絡帶寬依賴最嚴重的應用是什么?還是視頻。但現在的情況是,帶寬上來了,我們依舊沒有從在線視頻那里獲得更高的畫質。

帶寬與畫質

這是一個橫亙互聯網歷史的話題。

中國用戶比較大規模的接觸互聯網的時候,大約是上世紀末,當時的ISP都提供56K的Modem,但和今天的FTTH、ADSL不一樣,模擬的撥號要看握手速度,也就是說每次撥號上去速度其實不一樣,當時都是要反復撥號好幾次直到一個滿意的速度。

在幾十K的時代,別說視頻,就是下載音頻MP3,都是一個很慢的事情,以分鐘記。

當時的視頻編碼也是最原始的MPEG,后來才出現的MPEG-4,大大降低了視頻的體積,但對于當時的512K為主的ADSL來說,壓縮到700M(便于刻錄CD)的MP4也有點過大。

當時流行一種在這種低帶寬下的視頻格式-Real Media,簡稱RM。這個格式說實話觀看體驗還是很差的,只是為了適應當時可憐的帶寬。

群眾對于帶寬的渴求在本世紀頭十幾年成為中國電信領域基礎建設的重點,從普及ADSL到今天基本普及了入戶的FTTH、林立的4G、5G基站,我們成了不缺帶寬的國家,中國的電信基礎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帶寬之上的應用

打開手機,可能除了追劇、直播這種視頻類的應用,我們對于今天已經過剩的帶寬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這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全行業也是這個問題。

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圖片1

但更高的電信基礎就意味著我們的觀看體驗變得更好了嗎?

其實獎金十年前,我們看視頻,就一直是標簽、高清、超清這三檔,今天多數網站基本還都是類似的分級,有的會增加會員1080P、會員4K之類的選項,但決定畫質的并不是物理分辨率,而是要看同樣分辨率下的碼流大小。

有人比較過同樣的正版片源,國內視頻網站如果Rip下來視頻的源文件,要比國外的視頻網站的更小,這還不是差一點,而是差好幾倍,比如同樣的1080P的電影,時長100分鐘左右,國內視頻網站的只有1G多,而國外視頻網站的普遍在10G左右。

那么如果有更高要求、國外的視頻網站碼率更高、音頻也需要杜比全景聲的前提下,需要多少帶寬呢?

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圖片2

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

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

這里列出的數據是國外幾個知名流媒體平臺對帶寬的需求,可以看到25MB是4K超高清、多聲道立體聲的門檻。而現在我們普及了100M帶寬,顯然不是運營商的問題,國內為何要降低畫質呢?這其實和運營成本有關。

燒錢的流媒體

這里牽扯的主要是CDN,也就是帶寬成本。

商用的帶寬和家用的不一樣,是很貴的,也是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無論之自己構建CDN還是租用CDN,要做流暢的直播、點播,需要的都是TB以上級別的帶寬,并且還要涉及文件存儲冷熱等一系列算法問題。

而中國用戶又多又分散,這都是視頻網站提供服務要考慮的問題,比如熱播劇很快播放量就上億,那么這么熱的文件顯然要更多的存儲和帶寬才能滿足全網熱播的需求。

而這背后,還要考慮設備折舊等等,包括購買IP、投資拍攝、大手筆的宣傳,可以說要想盈利也不是那么容易。

但和前幾天我們討論過的問題一樣,現在的視頻網站吃相上有點難看,用戶甚至必須是付費會員才有資格看,想提前看要點播的費用。

那么與其這樣,還不如提高基礎會員收費的價格,給用戶更暢快的體驗,花錢換好的體驗其實已經是今天的用戶完全能接受的事情了,但現在還是先把視頻清晰度提上來,別再拿用戶帶寬不夠說事兒。

人均百兆帶寬 為何網劇畫質還是慘不忍睹?-圖片3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21年9月3日12:34:1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04556.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鏡蛇 亂摸水母會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勢舞”你會嗎?張開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張開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簡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這般可愛無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