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偉軍看來,至少在中國市場,華為在網絡設備上的積累再加上自有芯片的整合,是華為獨有的一項優勢。“能夠快速地針對區域市場的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反應,解決問題的反應速度也會加快。對華為來講,在性價比上就會更進一步。”
當然,其他的國產廠商也可以等待聯發科、展訊等推出具有性價比的成熟產品,這并不會成為發展的瓶頸。
雖然在產業鏈層面4G已經沒有障礙,但是從研發的角度來看,廠商們還是會碰到一些挑戰。比如為了適應多模多頻的需求,手機的設計會更加復雜。
“首先設計的天線復雜了,4G要兼容3G,支持的頻段更多了。另外,4G的漫游不是真正可以統一所有國家的頻段,反而是增加了很多。而且即便是中國,大家的頻段也不一樣。”張光強說,“中國移動搞5模13頻,中國電信現在說是4模9頻,有可能還要加,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這些頻段都是超過以前的頻段數量,設計難度是非常復雜的。”
除此之外,現在所有的智能機幾乎都標配GPS、WIFI、藍牙等等,一個都不能少。張光強說,現在手機打開以后全部是天線,還存在數據分級接收的問題,對手機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復雜度增加了。
當然,這些問題困擾更多的是山寨機廠商,對于“中華酷聯”等希望往高端發展的品牌來說,這反而是好事。
張光強預計,只要國家一發牌照,3個月之內就會有大批產品上市。據記者了解,目前華為在國內已經發布了包括CPE(客戶終端設備)、MiFi(便攜式寬帶無線裝置)、數據卡、LTE手機的全系列產品。酷派也拿到了LTE產品入網許可,預計年底之前還會有5到6款產品要通過國家LTE的入網測試。
TD-LTE要不要激進?
在我國3G剛發牌的初期,由于TD-SCDMA的產業鏈并不成熟,盡管背后有中移動(56.43, -0.36, -0.63%)的集采推動,但是首批投入TD-SCDMA的終端廠商并沒有賺到錢。不少TD芯片廠商也為之拖累,甚至陷入虧損。
直到最近一年,TD-SCDMA產業鏈才開始真正獲利。如今,4G發牌在即,面對我國主導的TD-LTE制式標準,廠商們會不會有相同顧慮。
在蘇進看來,TD-LTE面臨的情況與TD-SCDMA很不一樣。“在以前TD-SCDMA上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已經有W網和C網在等著,TD不一定會很好。”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一是在中移動的力推下,TD-LTE與LTE FDD的融合已經得到了大部分產業鏈上下游的支持;另外,在體驗到了3G速度提升帶來的好處之后,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嘗試4G。
不過,張光強也認為,網絡有一個適配的過程,“回顧3G的發展,09年到現在是四個年頭,3G的滲透率是40%,不可能一下子都全成3G的。”張光強表示,假設年底國家能發牌照的話,樂觀估計明年LTE能占20%。
面對TD-LTE這塊尚不明晰的蛋糕,國際廠商已經開始激進殺入,包括蘋果、三星的最新旗艦產品,都已經明確能同時支持TD-LTE與LTE FDD。
同為華人品牌的HTC,對于TD-LTE的發展也非常積極。HTC董事長王雪紅透露,“我們全球第一支TD-LTE手機,在大陸近期就會發布。在四季度我們還會有很多機型發布。”
王雪紅表示, 一直以來HTC在LTE的布局非常早,之前HTC聯合包括Verizon、Sprint等在內的全球運營商推出過基于LTE FDD的4G產品。而現在,HTC最關注的是中國大陸的TD-LTE市場。
王偉軍告訴記者,華為終端在TD-LTE方面的策略就是跟準運營商的節奏。比如中移動在杭州開展TD-LTE實驗時,華為就緊跟運營商推出了相關的終端產品。另外,除了智能手機,4G發展初期數據卡、MiFi等產品或許會有更多的需求。
9月26日,華為在北京發布了D2 LTE以及G716兩款終端產品, 也時為了匹配4G即將發牌的時間點。“預計在明年7月份,8月份,我們就已經具備了生產設計LTE千元機的能力。”王偉軍表示,“所以我們產品的整個節奏,包括不同的制式,都會隨著運營商的網絡建設節奏而進行。”
蘇進預計,配合今年4G發牌,2014年春節前后LTE手機會開始放量出貨。
(作者:劉方遠)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1日21:14:3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144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