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停在一些城市就是貼張告知單,罰款200元,甚至不記分,這對一些車主來說,在“不被貼條立賺200”的僥幸心理作用下,仍然會無視禁令,繼續違停。
為此,柳州市城管部門也出臺了自己的應對措施。3月18日,柳州城管部門,首次試行“貼條神器”-電子告知單。
該電子告知單形似一個“大臉盆”,可以吸附在違停車輛的車門上,類似方向盤大小,一面是個藍色的塑料殼,印有二維碼、城管LOGO及“電子告知單”、“安全出行 文明停車”等字樣。
視頻
在執法現場,城管人員發現一輛違停的新能源汽車,于是拿出電子告知單,吸附在其車門上。
據介紹,執法人員通過手機將違停車輛的車牌、位置、違停時間等關鍵信息的取證,拍照上傳至后臺管理系統后,按下鎖定鍵,“電子告知單”就牢牢地吸附在駕駛室一側的車門上。
如果違停車輛有預留手機號碼的,會自動將違停信息同步發送到車主的手機。同時,“電子告知單”啟動后,內置的GPS定位系統會實時監控違停車輛的運行軌跡。
而車主看到電子告知單后,可以掃描“電子告知書”上的二維碼,上面會給出處理罰單的地址、電話,可以直接按地址開車到城管部門,處理完罰單后,執法人員就解鎖“吸盤”。
如果打算暴力強拆告知單,內置的橡膠吸盤吸力達到300公斤,靠人力很難掰掉。但如果用工具暴力拆卸,內置的感應系統會實時發送通知到系統,以及執法人員的手機客戶端,執法人員可以在后臺遠程操作,讓吸盤上內置的喇叭發出警報聲。
如長時間不處理“吸盤罰單”,后臺人員又能通過GPS的軌跡判斷出車輛一直在使用的,也可以在不影響駕駛安全的情況下,視情況發出警報提醒車主配合執法。
官方介紹,違停一直是城市的“頑疾”,為了治理人行道違停現象,改善貼紙質罰單不受車主重視的情況,城中區城管執法局一直在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此次試行新型“電子告知單”的執法模式作為對拖車、貼單之外執法模式的補充,實現城管線上執法、警示教育的目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