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目前智能手機第三方預裝軟件中,基本都采用“強制預裝”方式進入用戶的手機,此類軟件背后隱藏一條由手機廠商、手機軟件商、手機經銷商等商家組成利益鏈,而消費者利益則被無辜綁架。據360在國慶期間發起的“拒絕牛皮癬,我的手機我做主”活動統計的數據來看,從用戶舉報的預裝軟件的分類上,應用類:系統輸入、聊天通訊、生活地圖類分別以28%、27%、24%的比例排在應用類的前三;游戲類:動作冒險、休閑益智、棋牌天地分類分別以49%、25%、11%排在游戲類的前三名。
如今,廣大用戶對于種類和數量繁多的預裝軟件“不勝其擾”,究其原因,主要是預裝軟件占內存影響手機運行速度、頻繁推送廣告耗流量、暗自扣費,不請自來還難以卸載。360網絡調查顯示,在參加調查的204萬人中,有87.9%的用戶表示受到預裝軟件困擾,希望能夠自主管理預裝軟件,該數據反映了用戶對預裝軟件問題的強烈反感。
■相關部門要求手機預裝報備審核
隨著手機預裝軟件問題被媒體的多次曝光,相關部門也在發出加強管理手機預裝軟件通知之后,正式出臺新監管政策,將全面打擊和整治手機預裝軟件市場黑色利益鏈。11月1日,相關部門正式實施的《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軟件需通過工信部審批,以此加強對手機預裝軟件的監管。
據《通知》中明確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軟件必須要通過相關部門審核關卡,不得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安裝收集、修改用戶信息,或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軟件。
對此,相關部門專家介紹,11月1日起相關部門將要求手機生產廠家在說明書或者網站上向用戶公示預裝軟件信息,用戶若發現購買的手機預裝軟件與公示信息不符,可隨時舉報,相關部門將及時進行核查和處理。
手機廠商預裝軟件報備,表明了有關部門的一種態度,這是對手機預裝軟件這個魚龍混雜的市場開始整頓的信號。但是,手機預裝軟件的渠道和方式眾多,且《通知》中也沒有明確說明監督機制和懲罰措施,因此能否根治頑疾,尚難確定。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闞凱力認為,相關部門的這一舉措是行政命令,對于手機廠商可能有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對于手機預裝軟件市場來說,存在著眾多的環節,廠商、渠道、甚至是水貨代理商,都有可能在他們的環節預裝手機應用,因此,行政措施能否立即見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同時,有觀察人士指出,預裝軟件在國內已形成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利益鏈,覆蓋手機廠商、運營商、各級經銷商、應用軟件提供商、渠道推廣商等等。事實上,在技術層面斬斷這條產業鏈并無難度,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1日12:04:4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292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