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米電視要做的是一個型號一個尺寸,47英寸屏幕大小是在精算過年輕人家庭大小后得出。
小米電視的定價邏輯與小米手機類似:根據摩爾定律和傳統手機廠家的策略,小米的定價是反其道行之,按照發布時的成本定價——小米的定價基本都是同行的一半,一步到位。這種定價方式意味著,前期可能虧錢,但后面依靠規模提升和零組件價格下降攤薄成本。
不過,三年推出三款半手機、一臺電視的小米風險仍然不小,雷軍說,電視要想量產,爬坡期很長,“電視量如果不夠大,小米很可能會賠得一塌糊涂。”
生態圈企圖
目前估值100億美元的小米,在IT領域的身價僅次于阿里集團、騰訊、百度和聯想。這個手機硬件巨頭頻頻被低價出售的時代,這個價格幾乎已經買得下黑莓加HTC。這甚至讓一位諾基亞中國前高管對記者感慨,小米都已估值百億美元,被微軟以72億美金收購的諾基亞卻只賣出了“白菜價”。
對于小米“奇跡”的秘訣,雷軍曾揭示緣于“軟件+硬件+互聯網”鐵人三項模式的成功——軟件:每周發布新版本,定制主題;硬件:性能最好的配置,賣中檔的價格;電子商務:起初按BOM定價;互聯網思維:群眾路線。
但在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宋紹奎看來,目前小米硬件的生產模式是外包為主,對供應鏈控制力相對較弱,當小米銷售量到幾十萬到幾百萬等級,問題不會凸顯,但未來增至上千萬時,供應鏈的考驗又將變得嚴峻。
不過,他同時認為,未來小米更大的成長空間在于:小米布局了從硬件設計、軟件開發、電商運營到客戶服務、周邊產品等一條很長的鏈條。這其中頗有些垂直整合的影子,不同的是它在系統端又做了橫向的平臺搭建。
這樣的生態圈甚至不僅僅布局在互聯網應用服務范疇內,還滲透進了其他實體周邊商品市場。去年小米在配件上的收入已達6億元,今年有望超過10億的規模。
同時,小米甚至成為“雷軍系”投資公司群業務的交合點。如凡客也在售賣小米手機,其旗下的如風達是小米的三大配送商之一,金山為小米提供安全、云存儲等服務,YY則為其提供多人語音聊天功能。
而按照小米目前的發展速度,雷軍預計,明年小米的營收將超500億元,預計2015年~2016年將有望實現千億元的銷售額。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15日14:19:0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362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