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最精明的投資者都難以揭開籠罩在比特幣上的神秘面紗。
這種由極其復雜的電腦程序編制出來的虛擬貨幣總量只有2100萬枚,被冠之以一個響亮的名字Bitcoin,簡稱BTC,當然,它還有一個類似于歐元和美元的縮略符號。這個符號在電腦鍵盤上需要特別輸入,大約相當于“B”字上貫穿兩個“1”。
幾天前,中國央行高層和美國參議院都對比特幣的地位進行了表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說不會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而美國參議院則保持中立。事實上,這種虛擬貨幣確實超出了很多監管部門的權力范圍。以美國為例,監管貨幣和制定貨幣政策的是美聯儲(FED),但是它只能管理傳統貨幣,比特幣不屬于傳統貨幣。美國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負責監管美國境內所有的期貨和商品交易,但是比特幣既不屬于商品,也不屬于期貨。而美國證監會(SEC)負責監管上市公司和各類證券,比特幣恰恰又沒有證券的特征。
換句話說,除非美國增定法律,否則對于比特幣,確實管不了。
那么,中國管得了嗎?其中的法律空白似乎更加巨大:首先,產生比特幣的服務器不在中國,其次,比特幣的程序也并不是由中國人發明的。
然而,比特幣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不少中國投資者。
數據顯示,在全球比特幣的交易中,大約有30%在中國產生,而比特幣暴漲暴跌的走勢,又十分接近中國投資者一貫的投資行為。
先讓我們看一組比特幣飆升的數據。
今年2月,1比特幣能兌換20美元;今年3月,1比特幣能兌換40美元;今年4月,1比特幣大約兌換200美元;今年11月13日,1比特幣能兌換400美元;而到了11月19日,1比特幣能兌換900美元,僅僅是11月18日當天,1比特幣就上漲了257美元。
從投資回報率上看,比特幣似乎超越了所有的投資品種:如果以今年比特幣的高點和低點計算,年回報率大約是66倍,如果將時間跨度延伸至兩年,則投資回報率接近1000倍,如果在比特幣剛誕生時就大膽投資,那么,恭喜你,你的回報率將高達1170350倍。
然而,就筆者看來,比特幣現在最大的潛臺詞不是它的繼續獲利空間,而是交易的風險。
以今年4月10日為例,短短的30分鐘內,比特幣就可以從260美元跌至135美元,跌幅高達48%,而在今年11月19日,也是短短的30分鐘內,比特幣同樣可以從900美元跌至700美元,跌幅達22%。
更關鍵的是,這樣的劇烈波動今年至少已出現了3次。
毫無疑問,這是典型的莊家操盤手法,面對莊家,一般投資者最好還是小心為上。除非你可以果斷地認為,比特幣毫無泡沫,其價值將在未來繼續體現。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