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人人老員工和我說,更重要的是,江志強曾是人人內部高層中,從校內用戶轉向白領用戶,也就是那次迫不得已改名的力推者。當時的做法對廣告的好處顯而易見,如果制作學生用戶,投放廣告大多是比如今麥郎、德芙等快消、游戲推廣,年輕白領卻可以吸納房地產、汽車的廣告金主。
但回歸校園市場對人人的廣告營收不是件好事。用戶流量從PC轉向移動互聯網,移動廣告本就難以同步增長,特別是人人決定從此前白領和學生用戶轉向校園市場后,未來來自廣告營收的壓力將繼續增大。這或是江志強離開的主要原因。
而對于人人重回校園這件事,也令一些員工有些沮喪。一個在人人工作超過4年的員工疑惑地問我:“兜了一大圈,人人又回到七八年前校內網創立之初的校園市場,難道從校內更名人人的四年,大家一直在做無用功?”
2011年上市的人人被喻為“中國的Facebook”,當時主體包括四大業務——人人網、糯米網、人人游戲以及經緯網。這四個概念分別對應為:人人網參照Facebook,估值約850億美元;人人游戲對照Zynga,估值近100億美元;糯米網模仿Groupon,估值約250億美元;經緯網對照LinkedIn,估值30億美元。
但兩年時間過去了,人人上市時向資本市場所講的故事無疑經歷變化。
除了人人網回歸至校園群體外,團購業務糯米網盡管與美團同為第一陣營,但兩者的差距越拉越大,并將部分股權賣給百度,商務社交經緯與視頻網站56網一直不溫不火,人人游戲剛剛經歷一輪裁員和整頓,而車問在IPO成功后基本上已經走向自然死亡。
有兩個未經官方證實的段子,一個是說人人游戲瘋狂刷榜期間,有一位原人人員工去了一家刷榜公司給人人游戲刷榜,這件事讓陳一舟知道了后很生氣;關于糯米和百度,據說是人人主動找上了百度,盡管陳一舟很看好團購,百度出價也不高,但其他高管有不同意見,認為如果現在不賣以后可能砸自己手里。
更重要的是,人人始終沒有抓住與用戶成長的機會,從校園向白領的拓展策略并不奏效,而當用戶開始快速向移動端遷移,人人并沒有做出一款具備核心競爭力產品。
陳一舟并非不重視移動互聯網,在過去一兩年里和他交流,他無不強調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
去年年初,他在公司內部把移動互聯網比作一場風暴,“風暴來了,可能互聯網的整個版圖都會摧得一塌糊涂?!?但他同時也陷入苦惱:移動互聯網就像是“黑洞”,“在電子商務里你丟3塊錢進去能有1塊錢的營業額,但現在的無線互聯網是,你丟10塊錢進去,連響兒都聽不到?!?/p>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5日15:10:3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458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