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推出路由器、360 推出路由器、小米推出路由器、迅雷推出路由器、創業公司也看準路由器。和過去不同,這些新的路由器產品,均來自我們印象中的“互聯網公司”。
回顧國內推出路由器的公司,你不禁覺得有點奇怪,里面好像缺乏一個熟悉的身影。沒錯,素來以跟進速度而著稱的騰訊,似乎在觀看這一季“Wi-Fi 大爆炸”的時候,毫無反應。
然而, 騰訊到底應該不應該推出路由器呢?
回顧國內互聯網公司所推出的路由器產品,它們大多集成了互聯網公司自己的技術與服務,比如說 360 所推出的路由器就內置了 360 的惡意網址過濾功能、迅雷與磊科合作推出的路由器則內置了迅雷的遠程下載功能。這反映了互聯網公司能力的下探,它們在增強控制硬件的能力。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 2011 年,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所發布的觀點:“軟件吞噬世界”。他認為未來越來越多的產業、業務,都將基于軟件之上。而當下的“Wi-Fi 大爆炸”則與這個觀點相呼應——軟件在吞噬路由器。而不論國內的極路由,還是國外的 Linsys 所推出的“智能路由”,都打算突破傳統路由的路線,讓它擁有像手機一樣的延展性,推出與手機相搭配使用的插件/應用。
Linksys 所推出的“智能路由”產品,具備與一系列手機應用聯網控制的功能,比如可以斷開某個設備網絡的應用、限制上某些網站的應用、秘密在 Facebook 上分享的應用等等。而極路由也開發屏蔽視頻網站廣告的插件,現實中得到用戶的稱贊。換言之,智能路由擁有控制與之相連的設備的能力。
回頭來看,是哪家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互聯網公司公司掀起路由器產品大潮的?從時間因素來看,是 360。在它今年 6 月發售 360 隨身 Wi-Fi 之后,緊接著其余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的互聯網公司才開始跟進。他們跟進的原因全都因為被未來客廳經濟的前景所吸引嗎?未必。
不管別的公司與 360 的關系如何,至少百度和 360 是勢同水火。百度最新上線的“真殺毒,心安全”活動中,甚至贈送舉報“360 惡意攔截”的用戶小度 Wi-Fi 一個作為手段,意圖鉗制 360 安全管家,發展百度殺毒的用戶群,在現實世界里占領 360 隨身 Wi-Fi 的用戶群。
《網絡江湖三十六計》里提到,在互聯網界維持“好人”形象的雷軍好像曾經說過這句話:“做企業,做人,必須要有報復人的能力!”書中為這句話注解:“當時雷軍正在挖網易“夢幻西游”主策劃徐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