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老馬識途:雷四十歲創業,之前見過經歷過的大場面大敗局多了。思路的成熟,經驗的累積,人脈資源的勢能,最終都體現在大器晚成。之前“不得志”的雷自己都表過心跡,順勢建功前定有逆勢磨練,伏隱已久所謀必大。
4. 方法論:喬布斯無需了解用戶,史玉柱無需熱愛產品。喬是藝術家,其本身對產品的熱愛投入和審美水平就決定了其做的產品就是最高水準,是用戶來追隨的。而史是企業家,他的能力是“自我催眠”,把自己深度催眠成典型受眾用戶,為的是完全了解目標用戶真實需求和解構整個產品/產業鏈條的關鍵點。如果說史玉柱后繼有人,那就是雷軍和周鴻祎,如果放在手機行業來比較,黃章更懂自己,雷軍更懂用戶。
ZenNew:不愧是既犀利又有才的爽總,說了這么多。那你怎么看董明珠對雷軍模式的質疑?
NOP劉爽:很正常啊,和吃苦耐勞的70后看不慣高調自我的90后一樣,你不能說誰錯了。兩者的交鋒是被那個主持人挑事抬起的杠,其實并無對錯,角度不同而已。格力當年依靠自建渠道擺脫美蘇欺壓,董老板當然對格力線下渠道引以為傲,而空調的品類特性又是上下游都很重必須自身參與進去,所以她基于之前成功的路徑依賴來看待小米做判斷而忽視了品類特性的巨大差異和新經濟的新優勢。不要非黑即白誰對誰錯,站的再高再有遠見的人看新事物時也有盲點也會誤讀。
ZenNew:說到路徑依賴,那與小米相比,格力模式優勢在哪?小米模式優勢在哪?
NOP劉爽:首先沒這么比的,不是一個行業;其次非要比的話,董老板強調的硬件科技創新研發在手機行業里只有蘋果和三星這種大牲口會干,前者投資前沿技術并周期包斷,后者自己做整條產業鏈。除了這兩家外,其它手機廠商基本都是市場采購以量博弈,很難做出超前極致的硬件,也沒必要。而且做這種量級的持續投入需要足夠高的毛利率支撐,所以蘋果三星毛占據行業100%以上的利潤。兩三千塊錢的手機要這么干那是自殺,是不顧商業和財務規律常識的;最后,智能手機的核心是什么?是硬件么?是智能!宏觀了說是IOS和安卓的OS之爭,微觀了說是ROM之間的長短比較。本土ROM里,安卓五層深度定制開發,表現層高度優化體驗,無人能與MIUI爭鋒。小米手機不能說縱橫經緯無敵手,MIUI則更難被超越,小米用戶迷戀的不只是小米手機而是貼心易用的MIUI。原生安卓是高雅的曲高和寡,MIUI是接地氣的喜大普奔,讓不懂操作系統的老大媽和小姑娘用的上手不亦悅乎才是小米的真正高價值。
ZenNew:恩,這個作為小米用戶的我也認可。你微博上說馬云的態度有深意,雷軍和董明珠的賭局中馬云更看好董明珠,你怎么看這些事?他的位置是什么?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13日12:20:0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496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