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合同簽署階段。目前工信部暫未收到與中國移動合作的民營企業提出試點申請”,為何與中國移動合作的企業會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機會流走,這不可思議。
不過,對于這個結果,外界人士不一,有些人認為,一些零售巨頭的缺席會讓虛擬運營商成功的概率打折扣,但另一些人認為,“如果向所有企業都發了牌照,那還叫試點”?
不過,無論如何,引入虛擬運營商意味著民營資本實際進入了基礎電信業,并且將在這個領域引入創新,帶動三大運營商活力的復蘇,有利于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從用戶角度來說,也可享受更優質的服務,可選擇性更多了。
■零售巨頭對虛擬運營商試點影響巨大
不過,整個過程中,仍屬國美、蘇寧、愛施德未獲首批牌照最令人奇怪。
之前國美、蘇寧、愛施德均與三大運營商簽訂了合作協議,而且,這三家企業在談及虛擬運營商時均非常高調。
蘇寧曾率先宣布與聯通、電信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 蘇寧云商副董事長孫為民曾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這是蘇寧申請移動通信轉售牌照的關鍵一步”。據了解,蘇寧在今年初即成立專門項目組籌備申請工作,并同步開展移動通信轉售相關計費、營賬、客服、信息安全系統的開發,經過資料申報、評審,最終與兩大運營商達成合作。蘇寧方面則表示與中國移動保持密切溝通。
隨后國美也證實已經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簽署合作協議,最后國美與中國移動也簽署了通信業務合作協議。
就連工信部也曾相信國美、蘇寧進軍虛擬運營商的能力。在最初決定搞虛擬運營商改革時,在今年1月23日,原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現任工信部總工程師)在國新辦舉辦的“2012年工業和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國美和蘇寧兩家企業的運營情況初步符合虛擬運營商條件。
也就是說,就連工信部都認為,像國美和蘇寧這樣的企業容易滿足要求,可以申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
但結果卻事與愿違,業內判斷,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國美、蘇寧的強項是零售渠道,但做零售型的虛擬運營商主要倚重價格,利潤率低,國美、蘇寧可能對虛擬運營商業務不是很感興趣,不急于加入戰團。
第二種可能性是,此次工信部主要是虛擬運營商試點,并不希望過于強大的零售巨頭參與,因為零售巨頭參與很可能只有價格戰。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27日13:22: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www.bjmhhq.com/1576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